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航天仪表、航天器设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电子设备论文

星载对地数传天线结构设计分析与试验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5页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第7-9页
        1.1.1 课题来源第7页
        1.1.2 课题背景第7-9页
    1.2 国内外技术发展概况第9-12页
    1.3 本文主要内容第12-15页
第二章 对地数传天线结构方案设计第15-23页
    2.1 数传天线的设计约束第15-16页
        2.1.1 数传天线功能要求第15页
        2.1.2 数传天线主要机械设计指标第15-16页
        2.1.3 数传天线环境适应性要求第16页
    2.2 数传天线结构实现方案第16-22页
        2.2.1 设计要求分析第16页
        2.2.2 天线构型方案第16-19页
        2.2.3 天线馈电部件结构方案第19-21页
        2.2.4 数传天线结构组成第21页
        2.2.5 数传天线工作流程第21-22页
    2.3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对地数传天线各结构及机构部件设计第23-51页
    3.1 天线馈电部件结构设计第23-26页
        3.1.1 天线主副反射器设计第23-25页
        3.1.2 天线馈源设计第25页
        3.1.3 天线旋转关节及波导设计第25-26页
    3.2 天线双轴指向机构设计第26-41页
        3.2.1 天线双轴指向机构组成第26-29页
        3.2.2 天线双轴机构支架设计第29-30页
        3.2.3 天线双轴机构驱动组件设计第30-41页
    3.3 天线展开/锁定机构设计第41-44页
        3.3.1 天线展开机构设计第41-43页
        3.3.2 天线锁定机构设计第43-44页
    3.4 天线锁紧/释放机构设计第44-45页
        3.4.1 天线锁紧/释放机构选型第44-45页
        3.4.2 天线锁紧/释放机构设计第45页
    3.5 天线热控部件初步设计第45-47页
        3.5.1 天线常用热控措施第45-46页
        3.5.2 数传天线热控初步设计第46-47页
    3.6 数传天线指向精度分析第47-48页
    3.7 数传天线三维建模与质量特性分析第48-50页
        3.7.1 数传天线三维建模第48-49页
        3.7.2 数传天线质量特性分析第49-50页
    3.8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对地数传天线力学及热分析第51-63页
    4.1 数传天线力学分析第51-59页
        4.1.1 力学分析的要求、方法及内容第51-53页
        4.1.2 数传天线模态分析结果第53-55页
        4.1.3 数传天线正弦响应分析结果第55-56页
        4.1.4 数传天线随机响应分析结果第56-58页
        4.1.5 力学分析结果分析第58-59页
    4.2 数传天线热分析第59-61页
        4.2.1 热分析的目的第59页
        4.2.2 数传天线热分析输入第59-60页
        4.2.3 数传天线热分析结果第60-61页
    4.3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五章 对地数传天线测试及试验验证第63-73页
    5.1 数传天线机械性能测试第63-64页
        5.1.1 数传天线机械性能测试项目及方法第63页
        5.1.2 数传天线机械性能测试第63-64页
    5.2 数传天线力学及火工品解锁试验验证第64-67页
        5.2.1 数传天线力学试验项目及条件第64页
        5.2.2 数传天线振动试验结果第64-66页
        5.2.3 数传天线火工品解锁试验第66-67页
    5.3 数传天线热试验验证第67-68页
        5.3.1 数传天线热试验项目及条件第67页
        5.3.2 数传天线热试验第67-68页
    5.4 寿命试验第68-71页
        5.4.1 试验目的第68页
        5.4.2 试验方案第68-69页
        5.4.3 试验过程第69-71页
        5.4.4 试验结论第71页
    5.5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六章 结论第73-75页
    6.1 总结第73页
    6.2 不足和展望第73-75页
致谢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硅纳米线/PEDOT:PSS杂化太阳电池的研究
下一篇:飞机高压直流与固态配电系统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