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婚姻法论文

论立法领域的性别平等化--以《婚姻法》文本演变为分析对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导论第7-10页
    一、选题意义第7页
    二、研究综述第7-9页
    三、写作思路第9-10页
第二章 法律的社会性别分析第10-21页
    第一节 性别的概念第10-13页
        一、生理性别第10页
        二、社会性别第10-12页
        三、法律的性别第12-13页
    第二节 女性从属地位的历史性分析第13-18页
        一、女性从属地位的形成第13-14页
        二、我国古代法律制度对女性从属地位的强化第14-16页
        三、我国近现代法律制度在解放女性上的努力第16-18页
    第三节 男女平等与性别平等第18-21页
        一、男女平等的概念第18页
        二、从男女平等到性别平等第18-21页
第三章 法学发展与性别平等第21-28页
    第一节 西方女性主义法学第21-25页
        一、女性主义法学的发展阶段第21-22页
        二、女性主义法学的主要学派第22-25页
        三、女性主义法学的影响第25页
    第二节 我国“性别与法律”的研究第25-28页
        一、我国“性别与法律”的研究背景第25-26页
        二、我国“性别与法律”研究现状第26-28页
第四章 我国《婚姻法》的法律文本分析第28-39页
    第一节 婚姻家庭立法的历史回顾第28-30页
        一、1950年新中国首部《婚姻法》的产生第28页
        二、承前启后的1980年《婚姻法》第28-29页
        三、继承与发展的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第29-30页
    第二节 法律文本中的男女平等到性别平等第30-39页
        一、总则第30-31页
        二、结婚第31-33页
        三、家庭关系第33-35页
        四、离婚第35-36页
        五、“禁止家庭暴力”第36-39页
第五章 立法领域实现性别平等的再思考第39-43页
    第一节 构建社会性别影响评价制度第39-40页
        一、社会性别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第39页
        二、社会性别影响评价制度的构建第39-40页
    第二节 提高男性在性别平等中的参与度第40-41页
        一、性别平等中男性参与的重要性第40页
        二、男性参与性别平等的途径第40-41页
    第三节 推进立法领域的性别主流化进程第41-43页
        一、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概念第41-42页
        二、立法领域的性别主流化第42-43页
结语第43-45页
注释第45-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研究
下一篇:预备役部队应急分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