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恢复性司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0. 引言第10-13页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研究现状第10-13页
1. 恢复性司法概述第13-19页
   ·恢复性司法产生的背景和源流第13-15页
   ·恢复性司法的含义第15-17页
   ·恢复性司法的特征第17-18页
   ·恢复性司法的功能第18-19页
2. 恢复性司法的运作模式第19-24页
   ·被害人—加害人调解模式(VICTIM-OFFENDER MEDIATION)第20页
   ·量刑圈模式(SENTENCING CIRCLE)第20-21页
   ·家庭小组会议模式(FAMILY CONFERENCE CIECLE)第21-22页
   ·补偿委员会模式(REPARATIVE BOARD)第22页
   ·社区服务模式(COMMUNITY SERVICE)第22-24页
3. 恢复性司法与我国刑事司法的冲突与契合第24-28页
   ·恢复性司法与传统刑事司法的冲突第24-26页
     ·同传统刑事司法理念对立第24页
     ·缺乏严格正当的程序第24-25页
     ·在程序实施过程中难以避免腐败产生第25页
     ·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第25-26页
   ·恢复性司法与我国刑事司法的契合第26-28页
     ·传统文化观念蕴含着"和合"的种子第26页
     ·现行刑事立法具有调解的制度基础第26-27页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提供了政策依据第27页
     ·轻微案件非刑事处理的成功实践第27-28页
4. 恢复性司法的本土建构第28-36页
   ·恢复性司法在中国的实践现状第28-29页
   ·我国恢复性司法实践的不足第29-30页
   ·恢复性司法本土建构的理论设计第30-36页
     ·恢复性司法在我国刑事司法体系中的具体定位第30-31页
     ·恢复性司法适用范围第31-32页
     ·恢复性司法程序性条件第32页
     ·恢复性司法的适用阶段第32-34页
     ·恢复性司法的主持者第34-35页
     ·恢复性司法的效力第35-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刑事和解制度
下一篇:审判行政化克制研究--理论的重新检视与可行实践路径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