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零刚度隔振器的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准零刚度隔振器的数学模型 | 第16-27页 |
2.1 四倾斜弹簧结构的静力分析 | 第16-18页 |
2.2 准零刚度隔振器的结构原型 | 第18-19页 |
2.3 准零刚度系统的静力分析 | 第19-24页 |
2.4 静载质量的确定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准零刚度隔振器动力学分析 | 第27-50页 |
3.1 相平面法 | 第27-29页 |
3.1.1 相轨线 | 第27-28页 |
3.1.2 平衡点及其稳定性 | 第28-29页 |
3.2 达芬(Duffing)系统分析 | 第29-33页 |
3.2.1 自治达芬系统 | 第29-31页 |
3.2.2 有阻尼达芬系统的受迫简谐振动 | 第31-33页 |
3.3 简谐激励力作用下传递特性分析 | 第33-45页 |
3.3.1 线性系统力传递特性分析 | 第33-35页 |
3.3.2 准零刚度系统力传递特性分析 | 第35-37页 |
3.3.3 结构稳定性与分岔分析 | 第37-38页 |
3.3.4 跳跃频率 | 第38-42页 |
3.3.5 力传递率分析 | 第42-45页 |
3.4 基础激励作用下位移传递特性分析 | 第45-49页 |
3.4.1 线性系统的位移传递特性分析 | 第45-46页 |
3.4.2 准零刚度系统位移传递特性分析 | 第46-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准零刚度系统的实验研究 | 第50-63页 |
4.1 准零刚度系统参数选择 | 第50-52页 |
4.2 实验装置 | 第52-53页 |
4.3 实验步骤 | 第53-54页 |
4.4 力传递特性分析 | 第54-62页 |
4.4.1 准零刚度隔振器力传递率实验 | 第55-58页 |
4.4.2 线性隔振器力传递率实验 | 第58-61页 |
4.4.3 力传递率实验结果比较 | 第61-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总结 | 第63-64页 |
创新点 | 第64页 |
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