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2.1 信用评分与小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 | 第14页 |
1.2.2 信用评分模型 | 第14-16页 |
1.2.3 生存分析在信用评分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8-19页 |
1.3.2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35页 |
2.1 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1页 |
2.1.1 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 第20-21页 |
2.1.2 小企业信用评分的概念 | 第21页 |
2.2 信用评分模型分类 | 第21-25页 |
2.2.1 传统信用评分模型 | 第22-23页 |
2.2.2 动态信用评分模型 | 第23-25页 |
2.3 生存分析方法 | 第25-35页 |
2.3.1 生存分析方法处理的数据类型 | 第26-28页 |
2.3.2 生存函数定义与推导 | 第28-29页 |
2.3.3 Cox比例风险模型 | 第29-33页 |
2.3.4 模型拟合度检验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基于生存分析法的小企业信用评分指标体系构建 | 第35-41页 |
3.1 小企业信用评分的现状及问题 | 第35-37页 |
3.1.1 小企业信用评分的现状 | 第35-37页 |
3.1.2 小企业信用评分的问题 | 第37页 |
3.2 基于生存分析法的小企业信用评分指标体系构建 | 第37-41页 |
3.2.1 构建原则 | 第38页 |
3.2.2 指标的选择与量化 | 第38-41页 |
第四章 基于生存分析法的小企业信用评分模型应用 | 第41-59页 |
4.1 样本的选择与预处理 | 第41-42页 |
4.1.1 数据来源与研究期间 | 第41页 |
4.1.2 样本选择 | 第41-42页 |
4.2 Cox模型的建立 | 第42-51页 |
4.2.1 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42-46页 |
4.2.2 Cox模型的建立 | 第46-50页 |
4.2.3 模型中自变量分析 | 第50-51页 |
4.3 模型的拟合度检验 | 第51-52页 |
4.4 Cox模型的效果分析 | 第52-56页 |
4.4.1 模型判别能力分析 | 第52-54页 |
4.4.2 模型预警能力分析 | 第54-56页 |
4.5 与logistic回归模型效果比较 | 第56-59页 |
第五章 应用小企业信用评分的措施与建议 | 第59-64页 |
5.1 完善小企业征信体系 | 第59-60页 |
5.2 研究信用评分模型的相关技术 | 第60-61页 |
5.2.1 数据库技术的研究 | 第60页 |
5.2.2 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 | 第60-61页 |
5.3 正确使用小企业信用评分模型 | 第61-62页 |
5.4 探索商业银行的客户管理策略 | 第62-64页 |
5.4.1 关系营销 | 第62-63页 |
5.4.2 差别定价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7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5-67页 |
6.2.1 研究不足 | 第65页 |
6.2.2 研究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