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A~2/O 工艺流程和改良技术 | 第9-14页 |
1.2.1 A~2/O 工艺流程简介 | 第9-10页 |
1.2.2 A~2/O 工艺的特点 | 第10页 |
1.2.3 A~2/O 工艺的不足 | 第10-11页 |
1.2.4 A~2/O 的改良技术 | 第11-14页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硅藻土及其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第16-21页 |
2.1 硅藻土概述 | 第16-18页 |
2.1.1 硅藻土的形成与结构 | 第16-17页 |
2.1.2 硅藻土的物理特性 | 第17页 |
2.1.3 硅藻土的化学特性 | 第17-18页 |
2.2 硅藻土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第18-21页 |
2.2.1 助滤剂 | 第18页 |
2.2.2 去除重金属离子 | 第18-19页 |
2.2.3 处理印染废水 | 第19页 |
2.2.4 处理含油废水 | 第19页 |
2.2.5 处理含氟废水 | 第19页 |
2.2.6 处理生活污水 | 第19-20页 |
2.2.7 硅藻土在污水处理中的发展前景 | 第20-21页 |
3 试验设计及方法 | 第21-24页 |
3.1 试验材料、装置与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3.1.1 试验装置及设备 | 第21-22页 |
3.1.2 试验过程 | 第22页 |
3.2 试验水质及试验方法 | 第22-24页 |
3.2.1 试验水质 | 第22页 |
3.2.2 试验检测项目剂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4 A~2/O 模拟试验工艺运行与参数调试 | 第24-41页 |
4.1 A~2/O 工艺启动及污泥培养 | 第24-29页 |
4.1.1 污泥培养方法 | 第24页 |
4.1.2 污泥培养期间水质 | 第24页 |
4.1.3 污泥培养过程 | 第24-29页 |
4.2 A~2/O 工艺参数的调试 | 第29-40页 |
4.2.1 DO 对 A~2/O 工艺的运行影响 | 第29-33页 |
4.2.2 HRT 对 A~2/O 工艺的运行影响 | 第33-37页 |
4.2.3 混合液回流比对 A~2/O 工艺的运行影响 | 第37-4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5 硅藻土强化 A~2/O 工艺的处理性能研究 | 第41-50页 |
5.1 硅藻土处理生活污水混凝试验 | 第41-44页 |
5.1.1 硅藻土单独投加量的不同对 CODcr 的去除规律 | 第41-42页 |
5.1.2 硅藻土单独投加量的不同对 NH+4-N 的去除规律 | 第42-43页 |
5.1.3 硅藻土单独投加量的不同对 TP 的去除规律 | 第43-44页 |
5.2 硅藻土强化 A~2/O 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 | 第44-49页 |
5.2.1 硅藻土强化投加量的不同对 CODcr 的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5.2.2 硅藻土强化投加量的不同对 NH4+-N 的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6-47页 |
5.2.3 硅藻土强化投加量的不同对 TP 的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7-4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6 硅藻土强化 A~2/O 工艺可行性分析 | 第50-52页 |
6.1 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 | 第50-51页 |
6.2 环境影响分析 | 第51页 |
6.3 应用前景分析 | 第51-52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52-54页 |
7.1 结论 | 第52页 |
7.2 建议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