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炼油废水中塑化剂优势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3页
    1.1 塑化剂第10页
    1.2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第10-11页
    1.3 炼油废水概述第11-12页
    1.4 炼油废水中塑化剂的种类及危害第12-14页
        1.4.1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性质特点及危害第13页
        1.4.2 己二酸二辛酯的性质特点及危害第13-14页
    1.5 环境中 DBP 的去除方法第14-18页
        1.5.1 物理处理法第14-15页
        1.5.2 化学处理法第15-17页
        1.5.3 生物处理法第17-18页
    1.6 DBP 生物降解的代谢机理第18-19页
    1.7 己二酸二辛酯的研究第19-20页
    1.8 课题的选题背景、意义及研究目的、内容第20-23页
        1.8.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20页
        1.8.2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0-21页
        1.8.3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1-23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23-36页
    2.1 实验材料第23-25页
        2.1.1 菌种来源第23页
        2.1.2 主要仪器设备第23-24页
        2.1.3 主要试剂第24-25页
        2.1.4 试验所用培养基第25页
    2.2 优势菌的筛选第25-27页
        2.2.1 优势菌的富集、驯化第25-26页
        2.2.2 优势菌的分离纯化第26页
        2.2.3 优势菌的筛选第26页
        2.2.4 优势菌的保藏第26-27页
    2.3 优势菌的鉴定第27-29页
        2.3.1 菌落形态观察第27页
        2.3.2 革兰氏染色第27页
        2.3.3 菌株生理生化特性第27页
        2.3.4 优势降解菌的 16S rDNA 鉴定第27-29页
    2.4 降解率/去除率的计算方法第29页
    2.5 分析方法第29-32页
        2.5.1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己二酸二辛酯含量的测定方法第29-32页
        2.5.2 菌体浓度的测定第32页
    2.6 优势菌株 DBP-WUST、DOA6 的降解特性第32-34页
        2.6.1 培养温度对菌株降解底物的影响第32-33页
        2.6.2 培养基初始 pH 对菌株降解底物的影响第33页
        2.6.3 接种量对菌株降解底物的影响第33页
        2.6.4 摇床转速对菌株降解底物的影响第33-34页
        2.6.5 盐浓度对菌株 DBP-WUST 降解 DBP 的影响第34页
    2.7 优势菌株 DBP-WUST、DOA6 的底物降解广谱性第34页
    2.8 优势菌株 DBP-WUST、DOA6 的生长降解曲线第34页
    2.9 优势菌株 DBP-WUST、DOA6 的降解动力学第34-35页
    2.10 菌株 DBP-WUST 降解 DBP 的代谢途径第35页
    2.11 DBP-WUST 对实际炼油废水的处理效果第35-36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36-64页
    3.1 优势降解菌株的筛选第36-37页
        3.1.1 DBP 降解菌株的分离纯化及降解能力的比较第36页
        3.1.2 DOA 优势降解菌株的筛选第36-37页
    3.2 优势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及菌落形态第37-39页
        3.2.1 优势菌株在 LB 平板上的菌落形态第37-38页
        3.2.2 优势菌株革兰氏染色结果第38页
        3.2.3 优势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第38-39页
    3.3 优势菌株的 16S rDNA 鉴定第39-46页
        3.3.1 DBP 降解菌 DBP-WUST 的 16S rDNA 鉴定第39-42页
        3.3.2 DOA 降解菌 DOA6 的 16S rDNA 鉴定第42-46页
    3.4 优势菌株降解特性的研究第46-53页
        3.4.1 DBP 降解菌 DBP-WUST 的降解特性第46-49页
        3.4.2 DOA 降解菌 DOA6 的降解特性第49-53页
    3.5 优势菌株对不同底物的降解第53-54页
        3.5.1 DBP 降解菌株 DBP-WUST 对不同底物的降解第53-54页
        3.5.2 DOA 降解菌株 DOA6 对不同底物的降解第54页
    3.6 优势菌株 DBP-WUST、DOA6 的生长及降解曲线第54-56页
        3.6.1 DBP 降解菌株 DBP-WUST 的生长曲线与降解曲线第54-55页
        3.6.2 DOA 降解菌株 DOA6 的生长曲线与降解曲线第55-56页
    3.7 优势菌株 DBP-WUST、DOA6 的降解动力学第56-59页
        3.7.1 DBP 降解菌株 DBP-WUST 的降解动力学第56-58页
        3.7.2 DOA 降解菌株 DOA6 的降解动力学第58-59页
    3.8 DBP 降解菌株 DBP-WUST 代谢途径的研究第59-61页
        3.8.1 菌株 DBP-WUST 降解 DBP 中间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第59-60页
        3.8.2 菌株 DBP-WUST 降解 DBP 中间产物的 GC/MS 分析第60-61页
    3.9 DBP 降解菌 DBP-WUST 对炼油废水的处理效果第61-64页
        3.9.1 DBP 降解菌 DBP-WUST 对炼油废水中 DBP 的去除效果第61-62页
        3.9.2 DBP 降解菌 DBP-WUST 对炼油废水中 COD 的去除效果第62-64页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第64-66页
    4.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第64页
    4.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64-65页
    4.3 建议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中文详细摘要第73-75页
英文详细摘要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score和mRMR的蛋白质热点预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BDNF诱导线粒体在突触前的定位并增强其引起的突触传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