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4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锂离子电池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13-15页 |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5-16页 |
1.3.1 锂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 | 第15页 |
1.3.2 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 | 第15-16页 |
1.3.3 新型正极材料 | 第16页 |
1.4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16-22页 |
1.4.1 碳材料 | 第16-18页 |
1.4.2 单质及合金 | 第18-20页 |
1.4.3 金属氧化物 | 第20页 |
1.4.4 金属硫化物 | 第20-22页 |
1.5 金属氧化物的改性研究 | 第22-32页 |
1.5.1 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设计 | 第23-26页 |
1.5.2 金属氧化物掺杂 | 第26-27页 |
1.5.3 导电材料修饰金属氧化物 | 第27-29页 |
1.5.4 多组分金属氧化物 | 第29-32页 |
1.6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第2章 多孔SnO_2纳米材料的构建及高可逆储锂性能研究 | 第34-47页 |
2.1 引言 | 第34-3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2.2.1 实验原材料 | 第35页 |
2.2.2 SnO_2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35页 |
2.2.3 SnO_2纳米材料的表征 | 第35-36页 |
2.2.4 电池组装及电化学测试 | 第3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5页 |
2.3.1 合成机理与表征分析 | 第36-42页 |
2.3.2 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2-4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3章 无粘结剂Cr_2O_3纳米点/碳纳米纤维网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 | 第47-58页 |
3.1 引言 | 第47-4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3.2.1 实验原材料 | 第48页 |
3.2.2 Cr_2O_3/C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48页 |
3.2.3 Cr_2O_3/C纳米纤维材料的表征 | 第48-49页 |
3.2.4 电池组装及电化学测试 | 第4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7页 |
3.3.1 合成机理与表征分析 | 第49-54页 |
3.3.2 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4-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三明治状C/Cr-SnO_2/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高可逆、长寿命储锂性能研究 | 第58-68页 |
4.1 引言 | 第5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8-60页 |
4.2.1 实验原材料 | 第58-59页 |
4.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59页 |
4.2.3 C/Cr-SnO_2/G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9页 |
4.2.4 C/Cr-SnO_2/G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59-60页 |
4.2.5 电池组装及电化学测试 | 第6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0-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CoMoO_4纳米棒/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高储锂性能研究 | 第68-79页 |
5.1 引言 | 第68-69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9-70页 |
5.2.1 实验原材料 | 第69页 |
5.2.2 CoMoO_4/rGO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69页 |
5.2.3 CoMoO_4/rGO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69-70页 |
5.2.4 电池组装及电化学测试 | 第7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0-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9页 |
致谢 | 第99-101页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