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辩证唯物主义论文--认识论、反映论论文

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绪论第15-32页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6-31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31-32页
第一章 实践概念的历史嬗变与实践哲学第32-71页
    第一节 实践概念的历史追溯第32-56页
        一、古希腊时期的实践概念第32-37页
        二、实践概念在近代哲学中的发展第37-40页
        三、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实践概念第40-56页
    第二节 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的转向第56-71页
        一、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特征第56-60页
        二、理论哲学的困境与实践哲学的出场第60-71页
第二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形成与发展第71-112页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铺垫第71-79页
        一、马克思实践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第71-74页
        二、马克思实践哲学产生的理论铺垫第74-79页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发展轨迹第79-107页
        一、实践哲学的初步探索第79-90页
        二、实践哲学的逐步形成第90-103页
        三、实践哲学的发展完善第103-107页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内涵第107-112页
        一、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第107-109页
        二、实践就是“人类生活”第109-110页
        三、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旨归:人类解放第110-112页
第三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致思逻辑第112-186页
    第一节 实践——批判逻辑第112-131页
        一、宗教批判第113-115页
        二、政治批判第115-122页
        三、经济批判第122-127页
        四、哲学批判第127-131页
    第二节 实践——历史逻辑第131-145页
        一、实践是历史的实践第132-137页
        二、历史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第137-145页
    第三节 实践——人学逻辑第145-163页
        一、辩证法与人的自我生成第145-149页
        二、人的本质逻辑的逐步展开第149-163页
    第四节 实践——价值逻辑第163-170页
        一、实践与自由第163-166页
        二、实践与价值第166-170页
    第五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伟大变革第170-186页
        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矛头: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第170-175页
        二、马克思实践哲学对理论哲学的超越第175-177页
        三、马克思实践哲学对西方传统实践哲学的超越第177-186页
第四章 马克思之后:马克思主义继承者们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解和把握第186-214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克思实践思想的理解和把握第186-202页
        一、列宁的实践思想第186-194页
        二、毛泽东的实践思想第194-202页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解和把握第202-208页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思想总概第202-206页
        二、马克思实践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总体性上的区别第206-208页
    第三节 南斯拉夫实践派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解与把握第208-214页
        一、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实践观点第209-212页
        二、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影响第212-214页
第五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与当今世界第214-240页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与现代西方实践哲学的相遇第214-230页
        一、现代西方实践哲学思想第214-225页
        二、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下劳动和社会交往的统一性问题第225-230页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与当代中国第230-240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哲学基础第230-233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发展第233-238页
        三、研究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启示第238-240页
结语第240-241页
参考文献第241-250页
致谢第250-251页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51页

论文共2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类解放的审美之维--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思想研究
下一篇:草场生态保护对牧民生活的影响研究--以甘南牧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