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登记制度研究--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序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第14-15页
    1.4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5 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二章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登记相关概念界定第18-22页
    2.1 城乡二元分治下的集体土地第18-19页
        2.1.1 集体土地第18页
        2.1.2 集体建设用地第18-19页
        2.1.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第19页
    2.2 土地登记第19-20页
        2.2.1 土地抵押登记第19页
        2.2.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登记第19-20页
    2.3 集体土地抵押权的法律特征第20-22页
        2.3.1 担保物权第20-21页
        2.3.2 土地他项权利第21页
        2.3.3 要式行为第21-22页
第三章 武进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登记现状第22-48页
    3.1 以时间为线索梳理武进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登记的特点第23-36页
        3.1.1 数量特点第23-25页
        3.1.2 抵押权人的特点第25-26页
        3.1.3 宗地坐落特点第26-29页
        3.1.4 标定地价特点第29-31页
        3.1.5 抵押面积特点第31-33页
        3.1.6 抵押金额特点第33-36页
    3.2 以抵押权人为线索梳理武进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登记的特点第36-45页
        3.2.1 集体土地抵押权人类型分析第36-43页
        3.2.2 与国有土地抵押对比分析第43-45页
    3.3 以抵押权人为线索对比差异的思考与总结第45-48页
第四章 抵押登记典型案例分析及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风险防控的启示第48-60页
    4.1 土地抵押权的灭失第48-50页
        4.1.1 土地抵押权灭失的类型第48-49页
        4.1.2 各类型土地抵押权灭失的的风险分析第49-50页
    4.2 抵押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案例第50-52页
        4.2.1 案例概要第50-51页
        4.2.2 案例解析第51-52页
    4.3 抵押人在抵押合同有效期内宣告破产案例第52-57页
        4.3.1 案例概要第52-55页
        4.3.2 案例解析第55-57页
    4.4 对抵押风险防控的几点启示第57-60页
第五章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登记制度改革的需求与方向第60-68页
    5.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确权不到位第60-61页
        5.1.1 确权登记现状第60-61页
        5.1.2 规划矛盾无法确权第61页
    5.2 现行法律制度诸多限制第61-64页
        5.2.1 多重法律自相矛盾第62页
        5.2.2 抵押权人主体受限第62-64页
        5.2.3 抵押权实现困难第64页
    5.3 地价评估体系及配套服务缺失第64-65页
        5.3.1 集体经营性用地缺乏完整分等定级体系第64-65页
        5.3.2 集体土地估价人员培养与考核机制缺失第65页
    5.4 产权交易市场及其配套措施缺失第65-66页
    5.5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收储体系缺位第66-68页
第六章 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登记制度的政策体系第68-76页
    6.1 利用不动产登记契机,推进确权颁证第68-69页
        6.1.1 利用不动产登记契机,实现房地一致第68页
        6.1.2 借鉴宅基地改革试点经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第68-69页
        6.1.3 明确集体土地抵押登记合法性第69页
        6.1.4 推开不动产登记,明确抵押登记职能单位第69页
    6.2 建立专业的价格评估机制及其配套措施第69-71页
        6.2.1 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分等定级体系第70页
        6.2.2 培养估价师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评估技能第70-71页
        6.2.3 建立土地估价机构过错追求机制第71页
    6.3 建立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交易平台第71-72页
        6.3.1 产权交易平台搭建第71-72页
        6.3.2 平台网络建设第72页
    6.4 建立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资产收储体系第72-73页
    6.5 推进支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第73-76页
        6.5.1 以乡镇工业园区为版块,业务批量开发第73页
        6.5.2 引入多重抵押,丰富风险缓释手段第73-74页
        6.5.3 结合企业情况,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徽省太湖县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政府和市场配置方式对工业用地利用绩效的影响研究--以长三角典型城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