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奶牛粗饲料瘤胃降解及微生物附着规律的研究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中英文对照第13-14页
引言第14-15页
文献综述第15-29页
    1 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第15-18页
        1.1 农作物秸秆及其特性第15-16页
        1.2 秸秆资源利用概况第16-17页
        1.3 粗饲料在反刍动物上的利用第17-18页
    2 瘤胃微生物与粗纤维降解第18-23页
        2.1 瘤胃微生物概述第18-22页
        2.2 瘤胃粗纤维降解第22-23页
    3 瘤胃粗纤维降解的评价与研究方法第23-25页
        3.1 体外法第23-25页
        3.2 半体内法第25页
        3.3 体内法第25页
    4 微生物分析方法第25-27页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7-29页
试验一 稻秸、麦秸体外降解特性及其微生物附着特点的动态研究第29-4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0-33页
        1.1 材料第30-31页
        1.2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第31-33页
        1.3 数据分析第33页
    2 结果第33-41页
        2.1 粗饲料瘤胃液体外发酵产气量动态变化第33-34页
        2.2 粗饲料瘤胃液体外发酵干物质降解率变化曲线第34页
        2.3 粗饲料瘤胃液体外发酵NDF、ADF降解率变化第34-35页
        2.4 粗饲料瘤胃液体外发酵NH4-N浓度变化第35-36页
        2.5 粗饲料瘤胃液体外发酵MCP浓度变化第36页
        2.6 粗饲料瘤胃液体外发酵VFA浓度变化第36-37页
        2.7 瘤胃液体外发酵中稻秸、麦秸微生物附着情况第37-41页
    3 讨论第41-43页
        3.1 不同秸秆粗饲料体外发酵特性及动态变化第41-42页
        3.2 秸秆粗饲料体外发酵DM、NDF、ADF动态降解率第42-43页
        3.3 降解率与微生物的关系第43页
    4 结论第43-45页
试验二 尼龙袋法研究粗饲料瘤胃降解规律第45-5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48页
        1.1 材料第46-47页
        1.2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第47页
        1.3 数据分析第47-48页
    2 结果第48-53页
        2.1 瘤胃pH值和VFA浓度变化第48-49页
        2.2 粗饲料干物质降解率变化第49-50页
        2.3 粗饲料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变化第50-51页
        2.4 粗饲料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变化第51-52页
        2.5 粗饲料粗纤维降解率变化第52-53页
    3 讨论第53-54页
    4 结论第54-55页
试验三 瘤胃微生物对稻秸附着规律的研究第55-8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6-59页
        1.1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与分析第56-57页
        1.2 紧密连接和松散连接样品制备第57页
        1.3 DNA提取第57-58页
        1.4 定量PCR第58页
        1.5 高通量测序第58页
        1.6 计算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8页
        1.7 数据分析第58-59页
    2 结果第59-77页
        2.1 扫描电镜下附着于稻秸的瘤胃微生物动态变化第59-60页
        2.2 附着于稻秸的瘤胃总细菌数量动态变化第60-61页
        2.3 附着于稻秸的瘤胃菌群结构的动态变化第61-74页
        2.4 紧密连接和松散连接菌群与纤维降解相关性分析第74-77页
    3 讨论第77-79页
        3.1 附着于稻秸纤维降解菌菌群分析第77-78页
        3.2 纤维降解菌群与稻秸降解的关系第78-79页
    4 结论第79-81页
全文结论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9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5-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果寡糖对猪后肠蛋白质发酵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下一篇:蛋氨酸对青脚麻鸡生长、胸肌发育及肉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