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农药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活性测定与安全性评价论文

甲基转移酶参与水稻体内残留阿特拉津脱毒及降解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缩略词表第12-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8页
    1 阿特拉津第14-18页
        1.1 阿特拉津理化性质第14页
        1.2 阿特拉津的应用与除草原理第14-15页
            1.2.1 阿特拉津在国内外的使用现状第14-15页
            1.2.2 阿特拉津的除草原理第15页
        1.3 阿特拉津的研究进展第15-18页
            1.3.1 阿特拉津在世界及我国的污染情况第15-16页
            1.3.2 阿特拉津对生物的毒性作用第16-17页
            1.3.3 阿特拉津的降解代谢第17-18页
    2 甲基转移酶第18-20页
        2.1 甲基转移酶的简介第18-19页
        2.2 甲基转移酶的功能第19页
        2.3 甲基转移酶的作用机制第19-20页
        2.4 甲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概述第20页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2页
    参考文献第22-28页
第二章 阿特拉津诱导下水稻甲基转移酶基因的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8-54页
    1 材料第29-30页
        1.1 植物材料第29-30页
        1.2 实验药品及试剂第30页
        1.3 实验仪器第30页
    2 实验方法第30-36页
        2.1 植物材料的处理第30-31页
        2.2 样品制备、高通量测序和基因芯片第31-32页
            2.2.1 水稻幼苗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组织总RNA的提取第31页
            2.2.2 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第31-32页
            2.2.3 基因芯片(Microarray)第32页
        2.3 荧光定量PCR (qRT-PCR)分析第32-35页
            2.3.1 样品RNA的制备第32-33页
            2.3.2 Real-Time PCR引物设计第33-34页
            2.3.3 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第34-35页
            2.3.4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第35页
        2.4 进化树和结构域分析第35-36页
        2.5 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和染色体定位第36页
        2.6 水稻幼苗氧甲基转移酶活力的测定第3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6-49页
        3.1 高通量测序数据及结果分析第36-39页
        3.2 基因芯片结果与分析第39-41页
        3.3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第41-43页
        3.4 水稻甲基转移酶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第43-45页
        3.5 水稻MT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分析第45-46页
        3.6 水稻MT基因结构域的预测第46-47页
        3.7 水稻MT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第47-49页
        3.8 阿特拉津对水稻幼苗氧甲基转移酶总活力的影响第49页
    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第三章 两个O-水稻甲基转移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第54-74页
    1 材料第55-56页
        1.1 实验材料第55页
        1.2 实验试剂第55页
        1.3 实验仪器第55-56页
    2 实验方法第56-65页
        2.1 pEasy-blunt-LOC_Os04g09604,pEasy-blunt-LOC_Os11g15040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6-59页
            2.1.1 水稻总cDNA的获得第56页
            2.1.2 LOC_Os04g09604和LOC_Os11g15040基因扩增第56-57页
            2.1.3 目的片段的回收第57页
            2.1.4 目的片段与T载体的连接第57页
            2.1.5 连接产物和质粒pPICZα的转化第57-58页
            2.1.6 大肠杆菌阳性克隆的筛选和鉴定第58页
            2.1.7 重组质粒pEasy-blunt-MT和pPICZα质粒的提取和鉴定第58-59页
        2.2 pPICZα-LOC_Os04g09604,pPICZα-LOC_Os11g15040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9-61页
            2.2.1 重组质粒克隆载体和pPICZα克隆载体的双酶切第59页
            2.2.2 连接、转化、大肠杆菌阳性克隆的筛选及重组质粒的提取第59-60页
            2.2.3 重组表达载体的鉴定第60-61页
        2.3 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毕赤酵母中第61-62页
            2.3.1 重组质粒的线性化第61页
            2.3.2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61页
            2.3.3 毕赤酵母X-33的电击转化第61-62页
        2.4 重组酵母的PCR检测第62-63页
            2.4.1 毕赤酵母质粒的提取第62-63页
            2.4.2 质粒DNA的PCR检测第63页
        2.5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第63-64页
        2.6 重组蛋白的SDS-PAGE分析和酶活力测定第64页
            2.6.1 样品的提取第64页
            2.6.2 重组蛋白的SDS-PAGE分析第64页
            2.6.3 重组蛋白酶活力的测定第64页
        2.7 重组酵母菌株对阿特拉津抗性的分析第64-65页
            2.7.1 重组酵母的过表达第64-65页
            2.7.2 重组酵母对阿特拉津的降解第65页
    3. 结果与讨论第65-70页
        3.1 MT基因PCR扩增的结果与分析第65-66页
        3.2 pEasy-blunt-MT和pPICZα大肠杆菌阳性克隆的筛选及鉴定第66页
        3.3 重组pEasy-blunt-MT质粒和pPICZα质粒的双酶切结果与分析第66-67页
        3.4 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MT的鉴定结果与分析第67-68页
        3.5 重组酵母菌株X-33的筛选和鉴定结果第68页
        3.6 重组蛋白在毕赤酵母X-33中的表达结果与分析第68-70页
            3.6.1 重组蛋白的SDS-PAGE和重组蛋白酶活力分析第68-69页
            3.6.2 O-methyltransferase在酵母菌株中的过表达分析第69页
            3.6.3 重组酵母菌株对ATR的降解第69-70页
    4 本章小结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第四章 O-甲基转移酶O-MT的同源建模、分子对接及其介导下阿特拉津的降解代谢第74-92页
    1 材料第75-76页
        1.1 供试材料第75页
        1.2 实验药品及试剂第75-76页
        1.3 实验仪器和所用软件第76页
    2 实验方法第76-79页
        2.1 同源模型的建立第76-77页
        2.2 分子对接第77页
        2.3 O-MT介导下ATR在水稻幼苗中的降解代谢第77-78页
            2.3.1 水稻幼苗的培养及处理第77页
            2.3.2 样品的提取第77页
            2.3.3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第77-78页
        2.4 O-MT介导下ATR在重组酵母菌株中的降解代谢第78-79页
            2.4.1 重组酵母菌株的培养第78页
            2.4.2 样品的提取第78页
            2.4.3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第78-7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79-88页
        3.1 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第79-83页
        3.2 O-MT介导下ATR在水稻幼苗中的降解代谢第83-87页
        3.3 O-MT介导下ATR在重组酵母菌株中的降解代谢第87-88页
    4 本章小结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2页
全文总结第92-94页
论文创新点第94页
论文不足之处第94-9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6-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性聚氨酯的纳米改性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蛋白酶体抑制剂MLN9708和硼替佐米中间体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