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概述 | 第10-14页 |
1.1.1 稀土元素的特性及应用 | 第10-12页 |
1.1.2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 | 第12-14页 |
1.1.2.1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的发光过程及特点 | 第13-14页 |
1.2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的合成 | 第14-16页 |
1.2.1 沉淀法 | 第15页 |
1.2.2 水热法 | 第15页 |
1.2.3 溶胶-凝胶法 | 第15-16页 |
1.3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表征 | 第16页 |
1.3.1 荧光光谱 | 第16页 |
1.3.2 荧光寿命 | 第16页 |
1.4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的应用 | 第16-17页 |
1.4.1 生物应用 | 第16-17页 |
1.4.2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5 课题的提出 | 第17-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6页 |
第二章 稀土离子掺杂磷酸氢锶的合成与荧光性能研究 | 第26-36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页 |
2.2.1 样品的合成 | 第27页 |
2.2.2 样品的表征 | 第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2.3.1 物相与形貌 | 第27-31页 |
2.3.2 荧光性能 | 第31-33页 |
2.4 小结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第三章 长方体碳材料的合成,荧光性能及应用研究 | 第36-46页 |
3.1 引言 | 第36-3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7页 |
3.2.1 材料的合成 | 第37页 |
3.2.2 样品的表征 | 第3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1页 |
3.3.1 CCs的形貌与荧光性能 | 第37-39页 |
3.3.2 氟离子的检测 | 第39-41页 |
3.4 小结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第四章 稀土离子掺杂NaYF_4的合成、表面修饰及性能研究 | 第46-64页 |
4.1 引言 | 第46-4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4.2.1 样品的合成 | 第47-48页 |
4.2.2 样品的表征 | 第4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9页 |
4.3.1 CDs的加入对于NaYF_4: Yb~(3+), Er~(3+) (Tm~(3+))物相和形貌的影响 | 第49-55页 |
4.3.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5-57页 |
4.3.3 荧光性能分析 | 第57-59页 |
4.3.4 上转换发光性能增强的机理 | 第59页 |
4.4 小结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第五章 树枝状BiVO_4:Ag的合成及可见光光催化脱色性能 | 第64-82页 |
5.1 引言 | 第64-65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5-66页 |
5.2.1 样品的合成 | 第65页 |
5.2.2 样品的表征 | 第65-66页 |
5.2.3 光催化反应 | 第6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6页 |
5.3.1 物相与形貌 | 第66-74页 |
5.3.2 光催化性能的探究 | 第74-75页 |
5.3.3 光催化机理 | 第75-76页 |
5.4 小结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情况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