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符号说明 | 第15-16页 |
前言 | 第16-20页 |
一、口服化疗药物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二、姜黄素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三、聚合物胶束的概述 | 第18-19页 |
四、立题依据 | 第19-20页 |
第一章 姜黄素PEG-PLA/TPGS口服胶束制剂的制备 | 第20-33页 |
一、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2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20-32页 |
1 姜黄素UV-Vis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0-24页 |
2 载药量、包封率和沉降率的测定 | 第24-25页 |
3 姜黄素PEG-PLA/TPGS口服胶束制剂的制备 | 第25-32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二章 姜黄素PEG-PLA/TPGS口服胶束制剂的理化性质考察 | 第33-50页 |
一、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2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33-49页 |
1 姜黄素PEG-PLA/TPGS口服胶束的微观形态 | 第33-34页 |
2 粒径分布与Zeta电位 | 第34页 |
3 临界胶束浓度 | 第34-36页 |
4 稀释稳定性 | 第36-37页 |
5 体外释放研究 | 第37-49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姜黄素PEG-PLA/TPGS口服胶束制剂的肠吸收研究 | 第50-60页 |
一、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0页 |
2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3 实验动物 | 第50页 |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50-59页 |
1 Kerbs-Ringer液(K-R营养液)配制 | 第50页 |
2 给药剂量选择及实验分组 | 第50-51页 |
3 肠循环液中姜黄素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 第51-56页 |
4 大鼠在体肠循环实验影响因素考察 | 第56页 |
5 大鼠在体肠循环实验 | 第56-58页 |
6 姜黄素PEG-PLA/TPGS口服胶束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研究 | 第58-59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姜黄素PEG-PLA/TPGS口服胶束制剂的体内实验研究 | 第60-90页 |
第一节 姜黄素PEG-PLA/TPGS口服胶束的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 第60-70页 |
一、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6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60页 |
2 实验仪器 | 第60页 |
3 实验动物 | 第60页 |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60-69页 |
1 血浆样品的处理方法 | 第60-61页 |
2 血浆样品中姜黄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61-66页 |
3 姜黄素口服胶束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 第66-69页 |
三、小结 | 第69-70页 |
第一节 姜黄素PEG-PLA/TPGS口服胶束的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 第70-90页 |
一、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7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70页 |
2 实验仪器 | 第70页 |
3 实验动物 | 第70页 |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70-89页 |
1 组织样品的处理方法 | 第70-71页 |
2 组织样品中姜黄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71-86页 |
3 姜黄素PEG-PLA/TPGS口服胶束制剂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 第86-89页 |
三、小结 | 第89-90页 |
全文结论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8-9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