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47页 |
1.1 茶叶介绍 | 第15-16页 |
1.2 茶叶制作过程 | 第16-18页 |
1.3 茶叶分类 | 第18-24页 |
1.4 茶叶化学成分研究及分析进展 | 第24-32页 |
1.5 四大黑茶的分析及化学组成 | 第32-45页 |
1.5.1 黑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32-44页 |
1.5.2 普洱熟茶 | 第44页 |
1.5.3 广西六堡茶 | 第44-45页 |
1.5.4 雅安黑茶 | 第45页 |
1.5.5 安化黑茶 | 第45页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45-47页 |
1.6.1 感官审评法 | 第45页 |
1.6.2 研究目的意义 | 第45-47页 |
第二章 茶叶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47-69页 |
2.1 引言 | 第47页 |
2.2 材料与仪器 | 第47-49页 |
2.3 实验与方法 | 第49-52页 |
2.3.1 香气成分分析 | 第49-50页 |
2.3.2 咖啡因,儿茶素类化合物的分析 | 第50页 |
2.3.3 茶多糖的含量测定 | 第50-51页 |
2.3.4 “一测多评法”测定茶叶中儿茶素类成分的含量 | 第51-52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52-68页 |
2.4.1 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52-53页 |
2.4.2 咖啡因,儿茶素类化合物的含量 | 第53-56页 |
2.4.3 茶多糖的含量测定 | 第56-57页 |
2.4.4 一测多评方法学测定茶叶中儿茶素类成分的含量 | 第57-61页 |
2.4.5 主成分分析 | 第61-62页 |
2.4.6 聚类分析 | 第62-68页 |
2.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68-69页 |
第三章 不同产地黑茶的分析 | 第69-77页 |
3.1 引言 | 第6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9-70页 |
3.2.1 仪器与材料 | 第69-70页 |
3.2.2 实验材料 | 第70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70-71页 |
3.3.1 样品制备 | 第70页 |
3.3.2 液质联用条件 | 第70-71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71-76页 |
3.4.1 四种黑茶的HPLC图谱比较 | 第71-72页 |
3.4.2 四种黑茶的LC-MS图谱比较 | 第72页 |
3.4.3 四种黑茶的成分推测和鉴定 | 第72-7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四章 茶叶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关联 | 第77-81页 |
4.1 引言 | 第77页 |
4.2 茶叶品质的评价指标 | 第77-79页 |
4.3 茶叶品质评价实例 | 第79-81页 |
第五章 小结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1页 |
附录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