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2.1 社区银行定义研究 | 第11-12页 |
1.2.2 社区金融机构模式研究 | 第12-13页 |
1.2.3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机构的研究 | 第13页 |
1.2.4 DEA模型应用于金融机构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5 国内有关社区金融机构有效性方面研究 | 第14-15页 |
1.2.6 文献研究小结 | 第15-17页 |
1.3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1.4.1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社区金融及其基本理论 | 第19-27页 |
2.1 社区金融与社区金融机构的界定 | 第19-20页 |
2.1.1 社区的界定 | 第19页 |
2.1.2 社区金融的界定 | 第19页 |
2.1.3 社区金融机构的界定 | 第19-20页 |
2.2 相关理论简述 | 第20-23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21页 |
2.2.2 关系型借贷理论 | 第21页 |
2.2.3 分工理论 | 第21-22页 |
2.2.4 金融共生理论 | 第22-23页 |
2.2.5 效率理论 | 第23页 |
2.3 社区金融机构兴起动因 | 第23-25页 |
2.3.1 普惠金融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 第23-24页 |
2.3.2 利率市场化提出发展新渠道 | 第24-25页 |
2.3.3 基层客户存在巨大金融需求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商业银行社区支行模式的现状 | 第27-35页 |
3.1 基本情况介绍 | 第27-29页 |
3.1.1 融入社区的网点位置选择 | 第27页 |
3.1.2 温暖贴心的网点内部环境 | 第27-28页 |
3.1.3 精简的网点员工配备 | 第28页 |
3.1.4 个性化业务逐步开展 | 第28页 |
3.1.5 多样化的社区活动 | 第28-29页 |
3.1.6 多方合作提供服务 | 第29页 |
3.1.7 灵活的营业时间 | 第29页 |
3.2 商业银行社区支行模式与传统支行模式区别 | 第29-30页 |
3.3 商业银行社区支行模式的比较优势 | 第30-33页 |
3.3.1 网点方面——以较低成本弥补物理网点不足 | 第30-31页 |
3.3.2 业务方面——新渠道发展零售业务 | 第31页 |
3.3.3 客户方面——便于发展稳定客户群 | 第31-32页 |
3.3.4 人员方面——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 第32页 |
3.3.5 信息方面——有效采集客户信息 | 第32-33页 |
3.4 商业银行社区支行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3.4.1 现阶段提供的金融服务范围有限 | 第33页 |
3.4.2 客户认可度不够 | 第33-34页 |
3.4.3 员工素质欠佳 | 第34页 |
3.4.4 金融产品创新程度不足 | 第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商业银行社区支行模式实证分析 | 第35-55页 |
4.1 DEA模型分析 | 第35-40页 |
4.1.1 DEA模型相关概念 | 第35-38页 |
4.1.2 DEA模型公式推导 | 第38-39页 |
4.1.3 超效率DEA模型 | 第39-40页 |
4.1.4 DEA模型适用性分析 | 第40页 |
4.2 样本及指标的分析 | 第40-44页 |
4.2.1 样本的选择 | 第40-42页 |
4.2.2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 | 第42-43页 |
4.2.3 样本、指标数据统计 | 第43-44页 |
4.3 实证结果 | 第44-53页 |
4.3.1 社区支行模式影响力分析 | 第44-50页 |
4.3.2 社区支行模式相对有效性分析——以XX银行数据为例 | 第50-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论文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5-59页 |
5.1 结论 | 第55-56页 |
5.2 展望 | 第56页 |
5.3 政策建议 | 第56-59页 |
5.3.1 设立社区支行网点统一管理部门,扩大社区网点业务权限 | 第56-57页 |
5.3.2 加大与高校、研究中心合作,不断丰富产品和服务内容 | 第57页 |
5.3.3 建立并发展相关科技系统,拓宽服务模式 | 第57页 |
5.3.4 加强与当地各类组织的联系,提高客户认可度 | 第57页 |
5.3.5 加强互助及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 第57页 |
5.3.6 树立主动营销理念,拓宽有效客户数量 | 第57-58页 |
5.3.7 建立客户资料库,维持客户存量、创造客户增量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