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环境与发展论文

我国区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验证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7页
        1.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验证分析第10-13页
        1.2.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影响因素第13-15页
        1.2.3 参数、非参数及半参数回归模型第15-17页
    1.3 研究目的第17页
    1.4 论文结构第17-19页
2 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第19-32页
    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基本理论第19-22页
    2.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方程一般形式第22-23页
    2.3 研究方法第23-31页
        2.3.1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第23-25页
        2.3.2 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第25-26页
        2.3.3 格兰杰因果检验第26-27页
        2.3.4 STIRPAT模型第27-28页
        2.3.5 半参数回归模型第28-29页
        2.3.6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高度斜率模型第29-31页
    2.4 数据来源及说明第31-32页
3 我国区域二氧化硫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分析第32-45页
    3.1 我国区域二氧化硫排放和经济发展情况第32-36页
        3.1.1 区域二氧化硫排放情况第32-34页
        3.1.2 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第34-36页
    3.2 统计检验第36-39页
        3.2.1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第36-37页
        3.2.2 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第37-38页
        3.2.3 格兰杰因果检验第38-39页
    3.3 区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验证第39-44页
        3.3.1 回归分析第39-42页
        3.3.2 问题与讨论第42-44页
    3.4 小结第44-45页
4 我国各区域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5-67页
    4.1 基于半参数回归的EKC曲线影响因素分析第45-55页
        4.1.1 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响因素选择第45-46页
        4.1.2 东部SO_2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6-49页
        4.1.3 中部SO_2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9-52页
        4.1.4 西部SO_2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2-54页
        4.1.5 半参数模型回归结果的区域间比较第54-55页
    4.2 EKC曲线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第55-66页
        4.2.1 东部地区第55-59页
        4.2.2 中部地区第59-63页
        4.2.3 西部地区第63-66页
    4.3 小结第66-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频繁模式的中国城市PM2.5污染规律研究
下一篇:非均质多孔介质CO2/盐水多相运移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