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基于频繁模式的中国城市PM2.5污染规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PM_(2.5)成分分析问题第11-13页
        1.2.2 PM_(2.5)时空分布问题第13-14页
        1.2.3 PM_(2.5)来源解析问题第14-15页
        1.2.4 PM_(2.5)影响因素问题第15页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5-17页
2 频繁模式挖掘算法第17-23页
    2.1 Apriori算法第17-19页
        2.1.1 关联规则挖掘第17-18页
        2.1.2 Apriori算法的原理与步骤第18-19页
    2.2 GSP算法第19-22页
        2.2.1 序列模式挖掘第19-20页
        2.2.2 GSP算法的原理与步骤第20-22页
    2.3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PM_(2.5)时空分布与规律研究第23-42页
    3.1 数据与预处理第23-24页
    3.2 PM_(2.5)时空分布第24-31页
        3.2.1 全国总体PM_(2.5)时空分布第25-28页
        3.2.2 三个污染带PM_(2.5)时空分布第28-31页
    3.3 PM_(2.5)污染规律研究第31-41页
        3.3.1 环渤海经济区污染模式第32-34页
        3.3.2 长三角经济区污染模式第34-36页
        3.3.3 珠三角经济区污染模式第36-37页
        3.3.4 三个经济区重度以上污染模式第37-40页
        3.3.5 三个经济区污染模式分析第40页
        3.3.6 我国PM_(2.5)治理的建议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4 PM_(2.5)宏观潜在影响因素研究第42-50页
    4.1 实验数据与预处理第42-43页
    4.2 城市指标与PM_(2.5)关联性分析第43-49页
        4.2.1 城市指标与PM_(2.5)年均值的关联关系第43-46页
        4.2.2 城市指标与PM_(2.5)季节比率的关联关系第46-48页
        4.2.3 城市指标与PM_(2.5)工休日比率的关联关系第48-49页
    4.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附录A 2015年三个经济区城市污染天数统计第56-59页
附录B 45个城市社会经济指标列表第59-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垃圾回收:中白大学生的意识、态度和行为
下一篇:我国区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验证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