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麻类作物论文--苎麻论文

耐低磷苎麻筛选及多年生植物成熟叶片蛋白提取方法改良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语表第10-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9页
    1.1 磷第11-22页
        1.1.1 磷素第11页
        1.1.2 磷肥利用率第11-14页
        1.1.3 磷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第14-17页
        1.1.4 植物耐低磷胁迫调节机制第17-19页
        1.1.5 作物耐低磷材料筛选研究进展第19-22页
        1.1.6 苎麻与磷第22页
    1.2 分子标记第22-26页
        1.2.1 分子标记第23-24页
        1.2.2 SSR及其应用第24-26页
        1.2.3 SSR在苎麻中的应用进展第26页
    1.3 蛋白质组学第26-28页
        1.3.1 蛋白组学第26-27页
        1.3.2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第27-28页
        1.3.3 苎麻蛋白质组学第28页
    1.4 研究意义第28-2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9-41页
    2.1 苎麻耐低磷材料筛选第29-33页
        2.1.1 试验材料第29页
        2.1.2 试验设计第29页
        2.1.3 指标测定方法第29-33页
        2.1.4 数据处理第33页
    2.2 基于SSR的苎麻耐低磷筛选第33-37页
        2.2.1 实验材料第33页
        2.2.2 实验方法第33-37页
    2.3 多年生植物成熟叶片蛋白提取方法改良研究第37-41页
        2.3.1 实验材料第37页
        2.3.2 实验设计第37-4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1-54页
    3.1 苎麻耐低磷材料筛选第41-46页
        3.1.1 苎麻耐低磷性初步筛选第41-44页
        3.1.2 初筛品种的耐低磷性鉴定第44-46页
    3.2 基于SSR的苎麻耐低磷筛选第46-48页
        3.2.1 SSR引物开发第46-47页
        3.2.2 SS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聚类分析第47-48页
    3.3 多年生植物成熟叶片蛋白提取方法改良研究第48-54页
        3.3.1 两种蛋白提取方法对电泳图谱质量的影响第49-52页
        3.3.2 两种蛋白提取方法对蛋白浓度的影响第52-53页
        3.3.3 两种蛋白提取方法对可鉴定蛋白点数的影响第53-54页
4 结论与讨论第54-59页
    4.1 农艺性状相对耐性指数评价苎麻品种耐低磷性第54-55页
    4.2 分子标记技术评价苎麻品种耐低磷性第55-56页
    4.3 成熟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改良第56-57页
    4.4 展望第57-59页
        4.4.1 完善苎麻耐低磷性鉴定系统第57页
        4.4.2 深入研究苎麻耐低磷性分子机理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72页
附录第72-7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蓝型油菜pol CMS恢复基因调控因子的筛选和温敏基因的GWAS分析
下一篇:昼夜不同增温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