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s | 第5页 |
1、绪论 | 第7-12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3 论文总体结构及创新点 | 第11-12页 |
1.3.1 论文的总体结构 | 第11页 |
1.3.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互联网金融模式分析 | 第12-17页 |
2.1 线上金融流通手段介绍 | 第12-13页 |
2.2 网络金融的渠道与经济分析 | 第13-17页 |
2.3.2 企业中本量利分析的主要应用 | 第14-17页 |
3. 互联网金融模式分析——以某P2P网贷平台为例 | 第17-25页 |
3.1 某p2p网贷平台介绍 | 第17页 |
3.2 某P2P运作模式分析 | 第17-25页 |
3.2.1 P2P借贷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3.2.2 P2P借贷的主要特点 | 第18-21页 |
3.2.3 P2P借贷发展模式解析 | 第21-22页 |
3.2.4 P2P借贷平台的问题 | 第22-25页 |
4. 基于本量利分析方法的P2P应用 | 第25-27页 |
5. 我国互联网P2P行业稳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27-33页 |
5.1 风险规避 | 第27-28页 |
5.2 完善法律制度 | 第28-29页 |
5.3 建立信用体制 | 第29页 |
5.4 构建P2P网贷平台、保险机构、用户三方联动的保障平台 | 第29页 |
5.5 实现向移动互联网金融的转变升级 | 第29-30页 |
5.6 基于平衡记分卡,构建控制内部风险的体系 | 第30页 |
5.7 健全逾期控制及催收保障机制 | 第30-3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33-35页 |
6.1 总结 | 第33页 |
6.2 展望 | 第33-35页 |
6.2.1 服务范围将不断扩大 | 第33-34页 |
6.2.2 跨界合作加深 | 第34页 |
6.2.3 发展速度加快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