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煤炭企业采矿权评估方法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 第13-14页 |
1.3 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14-16页 |
2. 文献回顾 | 第16-20页 |
2.1 采矿权及其特征 | 第16页 |
2.2 采矿权价值评估 | 第16-18页 |
2.3 行业周期 | 第18-19页 |
2.4 文献述评 | 第19-20页 |
3. A煤炭企业采矿权评估背景 | 第20-25页 |
3.1 A煤炭企业采矿权评估背景 | 第20-22页 |
3.1.1 评估对象 | 第20-21页 |
3.1.2 评估目的及基准日 | 第21页 |
3.1.3 A煤炭企业采矿权价值评估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3.2 传统评估方法及其局限性 | 第22-25页 |
4. 基于实物期权的采矿权评估模型构建 | 第25-33页 |
4.1 实物期权理论及其应用 | 第25-29页 |
4.1.1 实物期权分类 | 第25-26页 |
4.1.2 实物期权的定价模型 | 第26-29页 |
4.1.3 实物期权理论应用现状及其优劣势 | 第29页 |
4.2 煤炭企业采矿权项目的实物期权识别 | 第29-30页 |
4.3 模型评估思路 | 第30-31页 |
4.4 模型应用过程 | 第31页 |
4.5 参数选取 | 第31-33页 |
5. 评估模型的应用 | 第33-51页 |
5.1 自由现金流的预测过程及结果 | 第33-47页 |
5.1.1 A煤炭企业产量及煤炭产品价格的预测 | 第33-39页 |
5.1.2 其他评估参数的确定 | 第39-44页 |
5.1.3 折现率确定 | 第44-45页 |
5.1.4 自由现金流预测及结果 | 第45-47页 |
5.2 基于实物期权的评估过程及结果 | 第47-50页 |
5.2.1 实物期权识别及模型选择 | 第47-48页 |
5.2.2 实物期权模型评估参数的确定 | 第48页 |
5.2.3 实物期权模型应用过程及结果 | 第48-50页 |
5.3 对比分析 | 第50-51页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1-5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1页 |
6.2 建议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A | 第56-59页 |
附录B | 第59-60页 |
作者简历 | 第60-6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