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我国城乡关系协调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一 绪言第11-22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 研究背景第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2.2 现实意义第12页
    (二)研究综述与评价第12-19页
        1 国内研究述评第13-15页
        2 国外研究述评第15-17页
        3 总结评价第17-19页
    (三)研究方法与目的第19-20页
        1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1 文献资料法第19页
            1.2 比较分析法第19页
            1.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19页
            1.4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第19-20页
        2 研究目的第20页
    (四)研究不足与创新第20-22页
二 城乡关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第22-32页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第22-26页
        1 城乡同一第22-23页
        2 城乡对立第23-24页
        3 城乡融合第24-26页
    (二)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历程第26-30页
        1 初创时期(1949-1957):城乡初步协调发展第26-27页
        2 动荡和停滞时期(1958-1978):以城市为重心的城乡二元化第27页
        3 初步协调时期(1978-1989):城乡协调下的进一步发展第27-28页
        4 融合失衡时期(1990-2007):城乡互动下的城乡发展不均衡第28-29页
        5 统筹时期(2008-至今):以农村发展为主线的城乡统筹第29-30页
    (三)我国城乡关系发展历程的启示第30-32页
三 我国城乡关系协调发展问题及原因剖析第32-44页
    (一)我国城乡关系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第32-36页
        1 城乡生产要素市场长期分割第32-33页
        2 城乡分离制度依然存在第33页
        3 城乡产业结构失衡第33-34页
        4 农民工迁徙城市问题凸显第34-35页
        5 资源环境多重制约,区域发展不平衡第35-36页
    (二)制约我国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原因剖析第36-44页
        1 传统的观念障碍第36-37页
        2 制度缺陷第37-40页
            2.1 户籍制度第38页
            2.2 土地制度第38-40页
            2.3 社会保障制度第40页
        3 经济约束第40-44页
四 我国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第44-56页
    (一)我国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思路第45-49页
        1 合理的规划城乡格局第45页
        2 进一步调整城乡产业布局第45-48页
        3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第48-49页
    (二)我国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对策第49-56页
        1 建立公共协调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第49页
        2 实现农村户籍、医疗、教育、社保等与城市的一体化第49-51页
        3 均衡配置公共资源,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第51-52页
        4 转变传统思想观念第52-53页
        5 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第53-56页
结语部分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个人简历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文化对空军航空兵团士兵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从我国信访制度历史沿革看新时期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