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免疫学论文

化脓隐秘杆菌溶血素单克隆抗体在解析其结构中的应用

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1 前言第11-21页
    1.1 化脓隐秘杆菌感染第11页
    1.2 化脓隐秘杆菌第11-12页
        1.2.1 化脓隐秘杆菌生物学特性第11-12页
        1.2.2 化脓隐秘杆菌主要毒力因子第12页
    1.3 溶血素第12-15页
        1.3.1 PLO在化脓隐秘杆菌感染中的重要性第13页
        1.3.2 PLO的基因和产生机制第13-15页
    1.4 胆固醇依赖性的溶细胞素与溶血素第15-17页
        1.4.1 Cholesterol-Dependent Cytolysins第15页
        1.4.2 PLO与CDCs第15-17页
    1.5 CDC成孔毒素的成孔机制第17-20页
        1.5.1 CDC分子结构第17-18页
        1.5.2 CDC的成孔机制简述第18-20页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35页
    2.1 材料第21-27页
        2.1.1 试验动物、细胞第21页
        2.1.2 菌种与质粒第21页
        2.1.3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21-22页
        2.1.4 Oligo片段合成第22-23页
        2.1.5 点突变引物设计第23-24页
        2.1.6 主要试剂及抗体第24-25页
        2.1.7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25-26页
        2.1.8 主要仪器第26-27页
    2.2 方法第27-35页
        2.2.1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第27页
        2.2.2 抗化脓隐秘杆菌溶血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第27-29页
        2.2.3 抗化脓隐秘杆菌溶血素单克隆抗体的鉴定第29-30页
        2.2.4 溶血素溶血活性及其单抗的抗溶血活性第30-31页
        2.2.5 单抗所针对抗原关键区域的鉴定第31-33页
        2.2.6 溶血素PLO第 58-63位氨基酸对其溶血活性的影响第33-3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5-54页
    3.1 重组化脓隐秘杆菌溶血素制备第35-37页
        3.1.1 rPLO的原核表达第35页
        3.1.2 重组蛋白的Western-blot鉴定第35-36页
        3.1.3 重组蛋白的纯化第36-37页
    3.2 抗化脓隐秘杆菌溶血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第37-43页
        3.2.1 抗化脓隐秘杆菌溶血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第37-38页
        3.2.2 抗化脓隐秘杆菌溶血素单克隆抗体的鉴定第38-43页
    3.3 溶血素溶血活性及其单抗的抗溶血活性第43-45页
        3.3.1 重组蛋白rPLO的溶血活性测定第43页
        3.3.2 天然PLO的溶血活性测定第43-44页
        3.3.3 单抗抗溶血活性测定第44-45页
    3.4 单抗所针对抗原关键区域的鉴定第45-49页
        3.4.1 分段蛋白的表达与鉴定第45-48页
        3.4.2 单抗所针对抗原关键区域分析第48-49页
    3.5 溶血素PLO第 58-63位氨基酸对其溶血功能影响的分析第49-54页
        3.5.1 PLO突变体蛋白的制备和鉴定第49-51页
        3.5.2 PLO突变体蛋白的Western-blot分析第51-52页
        3.5.3 PLO突变体蛋白溶血活性的测定第52-53页
        3.5.4 突变体rPLO-I61A与细胞膜结合的检测第53-54页
4 讨论第54-57页
    4.1 抗溶血素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分析第54页
    4.2 表位关键区域的筛选第54-56页
    4.3 丙氨酸扫描分析PLO分子G58-E63对PLO溶血活性的作用第56-57页
5 结论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铅中毒导致的鸡肝脏毒性及硒的缓解作用
下一篇:云南中西部地区针叶林和人工林碳汇现状及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