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7-9页 |
1.1.1 历史背景 | 第7页 |
1.1.2 当代背景 | 第7-9页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1.2.1 选题的目的 | 第9页 |
1.2.2 选题的意义 | 第9-11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6页 |
1.5.1 创新点 | 第14-15页 |
1.5.2 不足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朱德纪检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背景及形成过程 | 第16-28页 |
2.1 朱德纪检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16-19页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纪检思想 | 第16-17页 |
2.1.2 列宁的纪检思想 | 第17-18页 |
2.1.3 毛泽东的纪检思想 | 第18-19页 |
2.2 朱德纪检思想的历史背景 | 第19-22页 |
2.2.1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情的变化 | 第19-20页 |
2.2.2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情的变化 | 第20-21页 |
2.2.3 新中国成立初期世情的变化 | 第21-22页 |
2.3 朱德纪检思想的形成过程 | 第22-28页 |
2.3.1 朱德纪检思想的萌芽时期 | 第22-23页 |
2.3.2 朱德纪检思想的产生时期 | 第23-25页 |
2.3.3 朱德纪检思想的成熟时期 | 第25-28页 |
第3章 朱德纪检思想的内容及特征 | 第28-41页 |
3.1 朱德纪检思想的内容 | 第28-37页 |
3.1.1 明确了纪检工作的指导思想 | 第28页 |
3.1.2 指出了纪检工作的基本原则 | 第28-30页 |
3.1.3 提出了纪检工作的指导方针 | 第30-32页 |
3.1.4 指明了纪检工作的基本方法 | 第32-33页 |
3.1.5 完善了纪检工作的自身建设 | 第33-37页 |
3.2 朱德纪检思想的特征 | 第37-41页 |
3.2.1 朱德纪检思想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 第38页 |
3.2.2 朱德纪检思想具有突出的重教育性 | 第38-39页 |
3.2.3 朱德纪检思想具有显著的系统性 | 第39页 |
3.2.4 朱德纪检思想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 第39-41页 |
第4章 朱德纪检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41-52页 |
4.1 朱德纪检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41-45页 |
4.1.1 推进了党的纪律检查思想的发展 | 第41-43页 |
4.1.2 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纪检理论 | 第43-44页 |
4.1.3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 第44-45页 |
4.2 朱德纪检思想的实践价值 | 第45-52页 |
4.2.1 加强党的集中统一,保证党的领导 | 第45-46页 |
4.2.2 完善党的纪检制度,推进制度管人 | 第46-47页 |
4.2.3 坚持反腐倡廉重任,塑造优良党风 | 第47-49页 |
4.2.4 关注党员自身建设,提高党性修养 | 第49-50页 |
4.2.5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依靠舆论监督 | 第50-52页 |
第5章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