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基金“老鼠仓”规制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证券投资基金“老鼠仓”的基本理论 | 第15-24页 |
2.1 “老鼠仓”的概念 | 第15页 |
2.2 “老鼠仓”的法律性质 | 第15-18页 |
2.2.1 “老鼠仓”与背信行为的关系 | 第15-17页 |
2.2.2 “老鼠仓”与内幕交易行为的关系 | 第17-18页 |
2.3 基金“老鼠仓”的成因 | 第18-22页 |
2.3.1 基金管理利益冲突 | 第19页 |
2.3.2 交易操作隐蔽 | 第19页 |
2.3.3 利润诱惑性强 | 第19-20页 |
2.3.4 法律规范不完善 | 第20-21页 |
2.3.5 行业自律监管不足 | 第21-22页 |
2.4 “老鼠仓”的危害 | 第22-24页 |
第3章 域外“老鼠仓”的监管实践与借鉴 | 第24-31页 |
3.1 域外“老鼠仓”的监管实践 | 第24-28页 |
3.1.1 美国 | 第24-26页 |
3.1.2 英国 | 第26-27页 |
3.1.3 日本 | 第27-28页 |
3.2 对域外“老鼠仓”监管实践经验的借鉴 | 第28-31页 |
3.2.1 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28-29页 |
3.2.2 分工明确的监管层级 | 第29页 |
3.2.3 成熟的行业自律监管 | 第29-30页 |
3.2.4 严厉的处罚机制 | 第30-31页 |
第4章 我国“老鼠仓”法律规制的现状及缺陷 | 第31-36页 |
4.1 我国“老鼠仓”法律规制的现状 | 第31-32页 |
4.1.1 证券类法律法规对“老鼠仓”的规制 | 第31-32页 |
4.1.2 刑法对“老鼠仓”的规制 | 第32页 |
4.2 缺陷性分析 | 第32-36页 |
4.2.1 针对性规范缺失 | 第32-33页 |
4.2.2 行政处罚依据不足 | 第33-34页 |
4.2.3 刑事责任难以落实 | 第34页 |
4.2.4 行业自律监管不足 | 第34-36页 |
第5章 对完善我国“老鼠仓”法律规制的思考 | 第36-43页 |
5.1 创新我国法律监管模式 | 第36-37页 |
5.2 加强对“老鼠仓”的法律监管 | 第37-39页 |
5.2.1 明确“老鼠仓”的法律性质 | 第37页 |
5.2.2 加强“老鼠仓”行政责任追究 | 第37-38页 |
5.2.3 落实“老鼠仓”刑事责任追究 | 第38-39页 |
5.3 完善基金公司自律监管 | 第39-41页 |
5.3.1 加强基金公司的内部监控 | 第39-40页 |
5.3.2 追究基金公司的连带责任 | 第40-41页 |
5.4 建设相关配套措施 | 第41-43页 |
5.4.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1-42页 |
5.4.2 建立举报奖励制度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