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基于最优中继节点选择的协同通信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协同通信的研究领域与应用前景第11-14页
        1.3.1 中继选择第12页
        1.3.2 功率控制第12-13页
        1.3.3 协同网络编码第13页
        1.3.4 协同通信的应用前景第13-14页
    1.4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4-16页
2 协同通信的理论基础第16-30页
    2.1 协同通信网络的信道特性第16-19页
        2.1.1 路径损耗第16-18页
        2.1.2 慢衰落第18页
        2.1.3 快衰落第18-19页
    2.2 协同分集传输协议第19-23页
        2.2.1 放大转发传输协议第20-21页
        2.2.2 解码转发传输协议第21-22页
        2.2.3 编码协作传输协议第22-23页
    2.3 协同通信的合并技术第23-27页
        2.3.1 等增益合并第24-25页
        2.3.2 选择式合并第25-26页
        2.3.3 最大比合并第26页
        2.3.4 三种合并方式的性能比较第26-27页
    2.4 协同通信的评价指标第27-29页
        2.4.1 信道容量第27-28页
        2.4.2 中断概率第28-29页
        2.4.3 平均错误概率第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协同通信的单向中继选择策略第30-48页
    3.1 协同通信网络的系统模型第30-32页
    3.2 协同模式传输特性第32-39页
        3.2.1 AF传输特性第32-34页
        3.2.2 DF传输特性第34-37页
        3.2.3 两种传输方式的仿真分析第37-39页
    3.3 常见的单向协同中继选择算法第39-43页
        3.3.1 基于容量增益门限值的中继选择算法第39-40页
        3.3.2 AAF中继选择算法第40-41页
        3.3.3 SDF中继选择算法第41-42页
        3.3.4 ARS-M自适应中继选择算法第42-43页
    3.4 一种改进型ARS-M自适应中继选择算法第43-47页
        3.4.1 算法描述第43-45页
        3.4.2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5-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4 协同通信的双向中继选择策略第48-60页
    4.1 双向AF中继系统模型第48-50页
    4.2 常见的双向AF协同中继选择算法第50-51页
        4.2.1 随机中继选择算法第50页
        4.2.2 最大最小信噪比中继选择算法第50页
        4.2.3 最大化信道容量中继选择算法第50-51页
    4.3 双向AF协同的联合优化策略第51-55页
        4.3.1 基于最小化中断概率的中继选择算法第51-53页
        4.3.2 信道容量最大化的功率分配算法第53-55页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5-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量图片去重算法研究
下一篇:雷达测量中的速度折射误差修正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