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页 |
1. 教科书 | 第11页 |
2. 教科书难度 | 第11页 |
(三)研究问题的表述 | 第11-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一)关于课程难度的比较研宄 | 第12-13页 |
(二)关于教材难度的比较研究 | 第13-18页 |
(三)文献综述小结 | 第18-20页 |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20-24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20页 |
2.内容分析法 | 第20页 |
3.统计法 | 第20页 |
4.比较研究法 | 第20-21页 |
(二)研究工具 | 第21页 |
(三)研究过程 | 第21-24页 |
四、研究结果 | 第24-62页 |
(一)两版本教科书“图形与几何”领域知识内容的分布 | 第24-27页 |
(二)两版本教科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难度比较 | 第27-59页 |
1.内容难度的比较 | 第27-40页 |
2.例题难度的比较 | 第40-51页 |
3.习题难度的比较 | 第51-59页 |
(三)两版本教科书“图形与几何”领域总体难度的比较 | 第59-62页 |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62-68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62-65页 |
1.两版教材内容设计以人为本,难度适宜,突出“数学化”的过程 | 第62-63页 |
2.两版教材例题示范性强,形式多样化,突出“做数学”的过程 | 第63-64页 |
3.两版教材习题夯实基础,重视拓展,突出“用数学”的过程 | 第64-65页 |
(二)对“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建议 | 第65-68页 |
1.基于教学内容特点,有效控制难度 | 第65页 |
2.基于例题特征,引导学生变式探究 | 第65页 |
3.基于习题设置特点,为学生提供分层练习 | 第65-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