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能利用、水电站工程论文--水电站建筑与设备论文--水电站引水建筑物论文--压力管道论文

重力坝坝后浅埋管结构设计方案优选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理论分析法第10-11页
        1.2.2 有限单元法第11-13页
    1.3 坝后浅埋管亟待研究的问题第13-14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14-15页
2 基本理论第15-24页
    2.1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理论第15-18页
        2.1.1 损伤变量和有效应力第15-16页
        2.1.2 应变等价原理第16-17页
        2.1.3 混凝土损伤模型第17-18页
    2.2 ABAQUS塑性损伤模型第18-22页
        2.2.1 基本概念第18页
        2.2.2 损伤第18-21页
        2.2.3 屈服条件第21-22页
        2.2.4 流动准则第22页
    2.3 钢筋模型第22-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坝后浅埋管埋设方式优选研究第24-38页
    3.1 基本资料第24-25页
    3.2 外包混凝土厚度对管道结构的影响第25-28页
    3.3 钢筋布置方式对管道结构的影响第28-30页
    3.4 管坝接缝形式对管道裂缝的影响第30-32页
    3.5 钢管外包垫层参数对管道结构的影响第32-36页
        3.5.1 钢管外包垫层变形模量优选研究第32-33页
        3.5.2 钢管外包垫层包角优选研究第33-36页
    3.6 本章结论第36-38页
4 地震工况坝后浅埋管受力分析第38-50页
    4.1 有限元分析模型第38-39页
    4.2 主要荷载第39-40页
    4.3 不同埋设方式管道结构的抗震安全性第40-48页
        4.3.1 外包混凝土轴向应力第40-44页
        4.3.2 外包混凝土环向应力第44-48页
        4.3.3 钢衬等效应力第48页
    4.4 本章结论第48-50页
5 下平段垫层钢管结构静动力计算与分析第50-58页
    5.1 计算模型第50-51页
    5.2 荷载及其组合第51-52页
    5.3 垫层不同敷设范围优选分析第52-56页
        5.3.1 厂坝分缝处特征位置位移第52-53页
        5.3.2 垫层钢管位移第53-56页
        5.3.3 下平段钢管应力第56页
    5.4 本章结论第56-5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6.1 总结第58页
    6.2 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水北调中线冰情综合分析平台研究
下一篇:基于原型监测的浮式平台动力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