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基于亲本系数、ScoT、EST-SSR分子标记的中国黄淮海和南方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0-20页
    1.1 大豆种质资源研究概况第10-12页
        1.1.1 大豆种质资源的类型及保存第10-11页
        1.1.2 大豆育成品种育种进展及利用第11-12页
    1.2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研究方法第12-16页
        1.2.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第12-13页
        1.2.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第13-16页
    1.3 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第16-20页
        1.3.1 系谱分析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第16页
        1.3.2 分子标记分析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进展第16-18页
        1.3.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20页
第2章 基于亲本系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0-28页
    2.1 前言第20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0-22页
        2.2.1 材料第20-21页
        2.2.2 方法第21-22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2-26页
        2.3.1 基于亲本系数的遗传多样性概述第22-23页
        2.3.2 分省亚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3页
        2.3.3 分时期亚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3-24页
        2.3.4 聚类分析第24-26页
    2.4 讨论第26-28页
第3章 基于ScoT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8-39页
    3.1 前言第28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8-30页
        3.2.1 材料第28-29页
        3.2.2 方法第29-30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0-37页
        3.3.1 SCoT功能标记的多态性引物筛选第30页
        3.3.2 SCoT功能标记的多态性分析第30-32页
        3.3.3 基于ScoT遗传多样性概述第32-33页
        3.3.4 分省亚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3页
        3.3.5 分时期亚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3-34页
        3.3.6 聚类分析第34-37页
    3.4 讨论第37-39页
第4章 基于EST-SSR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9-49页
    4.1 前言第39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4.2.1 材料第39-40页
        4.2.2 方法第40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0-46页
        4.3.1 基于EST-SSR功能标记的遗传多样性概述第40-42页
        4.3.2 分省亚群的遗传多样性及特异性分析第42页
        4.3.3 分时期亚群遗传多样性及特异性第42-43页
        4.3.4 聚类分析第43-46页
    4.4 基于亲本系数、ScoT、EST-SSR的相关性分析第46-48页
        4.4.1 亲本系数和ScoT的相关性分析第46页
        4.4.2 亲本系数和EST-SSR的相关性分析第46-47页
        4.4.3 ScoT和EST-SSR的相关性分析第47-48页
    4.5 讨论第48-49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5.1 全文结论第49页
    5.2 展望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附录A:ScoT引物信息第58-60页
附录B: EST-SSR引物信息第60-62页
附录C:试验过程中所涉及的试剂及配方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钼对不同供氮水平下平邑甜茶和八棱海棠幼苗硝态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下一篇:LSV 16kDa/TGB1抗血清制备及RNA沉默抑制子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