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Acinetobacter sp.WB-1同步脱氮除Cr(Ⅵ)及絮凝法固定Cr(Ⅲ)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2页
    1.1 NO_3~--N和Cr(Ⅵ)治理的必要性第9-12页
        1.1.1 NO_3~--N的污染状况第9-10页
        1.1.2 NO_3~--N污染来源及危害第10页
        1.1.3 铬污染的状况第10-11页
        1.1.4 铬污染的来源及危害第11-12页
    1.2 NO_3~--N的治理技术第12-15页
        1.2.1 物理法第12-13页
        1.2.2 化学法第13页
        1.2.3 生物法第13-15页
    1.3 Cr(Ⅵ)的治理技术第15-19页
        1.3.1 物理法第15-16页
        1.3.2 化学法第16-17页
        1.3.3 生物法第17-19页
    1.4 生物法同步去除Cr(Ⅵ)和NO_3-N第19-20页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0-22页
        1.5.1 选题依据第20页
        1.5.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5.3 技术路线第21-22页
2 Acinetobacter sp.WB-1的分离和鉴定第22-31页
    2.1 实验部分第22-27页
        2.1.1 实验材料第22-24页
        2.1.2 分析方法第24-25页
        2.1.3 实验方法第25-27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7-30页
        2.2.1 微生物的分离鉴定第27-29页
        2.2.2 Acinetobacter sp.WB-1脱氮除Cr(Ⅵ)性能检测第29-30页
    2.3 小结第30-31页
3 Acinetobacter sp.WB-1的Cr(Ⅵ)的还原性能与机制第31-44页
    3.1 实验部分第31-34页
        3.1.1 材料与分析方法第31页
        3.1.2 实验方法第31-34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4-43页
        3.2.1 Cr(Ⅵ)对Acinetobacter sp.WB-1的毒性第34-36页
        3.2.2 培养基组成对Cr(Ⅵ)还原的影响第36-37页
        3.2.4 细胞组分对Cr(Ⅵ)的还原的作用第37-39页
        3.2.5 铬在微生物的亚细胞分布第39-41页
        3.2.6 Acinetobacter sp.WB-1对Cr(Ⅵ)还原机制第41-42页
        3.2.7 絮凝沉淀法固定还原后可溶Cr(Ⅲ)第42-43页
    3.3 小结第43-44页
4 Acinetobacter sp.WB-1同步脱氮除Cr(Ⅵ)性能研究第44-55页
    4.1 实验部分第44-45页
        4.1.1 材料和分析方法第44页
        4.1.2 实验方法第44-45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5-53页
        4.2.1 碳源对同步脱氮除Cr(Ⅵ)的影响第45-46页
        4.2.2 碳氮比对同步脱氮除Cr(Ⅵ)的影响第46-48页
        4.2.3 接种量对同步脱氮除Cr(Ⅵ)的影响第48-49页
        4.2.4 溶解氧对同步脱氮除Cr(Ⅵ)的影响第49-50页
        4.2.5 NaCl浓度对同步脱氮除Cr(Ⅵ)的影响第50-51页
        4.2.6 不同氮浓度对Cr(Ⅵ)还原的影响第51页
        4.2.7 不同Cr(Ⅵ)浓度对氮去除的影响第51-53页
    4.3 小结第53-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因表达数据的并行聚类及其集成分类研究
下一篇:非蛋白型纳米自组装模拟过氧化物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