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12-16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1.1 诊断标准 | 第12页 |
1.2 病例选择 | 第12-13页 |
2 方法 | 第13页 |
2.1 治疗组(中药治疗组) | 第13页 |
2.2 对照组(西药标准治疗组) | 第13页 |
3 观察内容 | 第13-14页 |
3.1 —般项目 | 第14页 |
3.2 安全性观察 | 第14页 |
3.3 检查方法 | 第14页 |
3.4 疗效性观察项目及记分方法 | 第14页 |
4 疗效评价 | 第14页 |
4.1 主要症状疗效评价 | 第14页 |
5 统计学方法 | 第14-15页 |
6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结果 | 第16-19页 |
1 一般资料 | 第16页 |
2 结果 | 第16-17页 |
2.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 第16-17页 |
2.2 两组主症总评分比较 | 第17页 |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第17页 |
3 随访 | 第17-19页 |
3.1 随访治疗1个月前后及2、3月组间便秘主症评分比较 | 第17-18页 |
3.2 随访1、2、3月后组内便秘主症总评分比较 | 第18页 |
3.3 两组治疗后与随访时生活质量的比较 | 第18-19页 |
讨论 | 第19-27页 |
1 西医认识 | 第19页 |
2 祖国医学对便秘的认识 | 第19-25页 |
3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第25页 |
3.1 两组病例数据指标分析 | 第25页 |
3.2 安全性分析 | 第25页 |
4 问题和展望 | 第25-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附表 | 第30-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文献综述 | 第40-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作者简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