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章 生命权的内涵 | 第12-18页 |
第一节 生命权的主体与客体 | 第12-13页 |
一、生命权的主体 | 第12-13页 |
二、生命权的客体 | 第13页 |
第二节 生命权的基本内容 | 第13-16页 |
一、生命存在权 | 第13-14页 |
二、生命安全权 | 第14页 |
三、一定程度的生命自主权 | 第14-15页 |
四、关于生命权内容之争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生命权同相关权利之关系 | 第16-18页 |
一、生命权与生存权 | 第16-17页 |
二、生命权同人身安全权 | 第17页 |
三、生命权与健康权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生命权入宪的历史发展与基本内容 | 第18-26页 |
第一节 生命权入宪的历史发展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生命权入宪的基本内容 | 第19-26页 |
一、人人享有生命权 | 第19页 |
二、尊重生命权以及保护生命权是国家的基本义务 | 第19-20页 |
三、生命不得任意剥夺 | 第20页 |
四、如下情况可以剥夺生命权 | 第20页 |
五、废除或限制死刑 | 第20-21页 |
六、胎儿生命权 | 第21-24页 |
七、禁止克隆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生命权入宪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原因 | 第26-32页 |
第一节 生命权成为基本权利的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一、生命神圣 | 第26页 |
二、人固有的尊严 | 第26-28页 |
三、自然权利 | 第28-29页 |
四、自由主义 | 第29页 |
第二节 民法对生命权保护仍然存有局限性 | 第29-32页 |
第四章 生命权宪法保障体系构建 | 第32-47页 |
第一节 生命权应当明确入宪 | 第32-36页 |
一、我国生命权未成为宪法规范性权利 | 第32页 |
二、生命权入宪的必要性 | 第32-34页 |
三、我国生命权入宪方式建议 | 第34页 |
四、关于我国生命权入宪的构想 | 第34-36页 |
第二节 立法机关依照宪法予以立法 | 第36-42页 |
一、用立法来保护生命权应是全国人大的立法任务 | 第36页 |
二、关于加强限制死刑、击毙、脑死亡、安乐死的立法建议 | 第36-42页 |
第三节 行政执法和司法部门依宪解释 | 第42-44页 |
一、合宪解释 | 第43页 |
二、解释宪法 | 第43页 |
三、依宪解释 | 第43-44页 |
第四节 违宪审查的有效运作 | 第44-47页 |
一、违宪审查是生命权宪法保护的关键 | 第44-45页 |
二、完善违宪审查制度的建议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