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部件模型的多类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目标检测的难点第11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1-13页
第二章 目标检测相关基础第13-21页
    2.1 目标检测框架第13-14页
    2.2 目标检测数据集第14-15页
    2.3 特征的提取第15-17页
        2.3.1 局部二值模式特征第16页
        2.3.2 梯度方向直方图特征第16页
        2.3.3 SIFT特征第16-17页
    2.4 SVM分类器第17-19页
    2.5 评价检测结果第19-20页
    2.6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基于分级特征和部件模型的目标检测第21-32页
    3.1 整体框架第21-22页
    3.2 基于BING产生目标候选区域第22-24页
        3.2.1 获得候选区域的方法第22页
        3.2.2 NG特征的提取第22页
        3.2.3 模型的训练第22-23页
        3.2.4 获得目标候选区域第23-24页
    3.3 基于简化HOG和SVM过滤目标候选区域第24页
    3.4 结合DPM对候选区域进行检测第24-27页
        3.4.1 可变形部件模型的特征第25页
        3.4.2 可变形部件模型的检测模型第25-26页
        3.4.3 可变形部件模型的检测流程第26-27页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7-31页
    3.6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基于稀疏部件模型的多类目标检测第32-42页
    4.1 稀疏部件模型第33-36页
        4.1.1 激活向量的学习第33-35页
        4.1.2 DPM模型稀疏化的实现过程第35-36页
    4.2 检测过程第36-37页
    4.3 计算代价分析第37-38页
    4.4 实验结果分析第38-40页
    4.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2-44页
    5.1 总结第42页
    5.2 展望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贸企业核心管理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面向全景立体球视觉系统的三维重建关键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