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豆类作物论文--其他论文

鹰嘴豆和油菜与玉米间作系统磷高效机制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19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目前间作作物吸收磷的种间促进作用的可能机制第11-17页
     ·生态位原理第11-12页
     ·根系形态的变化第12-13页
     ·根际有机酸的酸化作用第13-14页
     ·根际酸性磷酸酶作用第14-15页
     ·根际质子酸化的作用第15页
     ·菌根的作用第15-17页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7-19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实验材料第17-18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2 施磷对鹰嘴豆、油菜和玉米间作的产量影响及对磷营养吸收的研究第19-44页
   ·前言第19页
   ·材料与方法第19-25页
     ·试验点概况第19-20页
     ·田间试验设计第20-23页
     ·试验方法第23-25页
   ·结果与分析第25-40页
     ·不同种植体系中作物的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第25-31页
     ·作物对养分磷的吸收和利用第31-40页
   ·讨论第40-42页
   ·小结第42-44页
3 不同施磷水平对根际土酸性磷酸酶活性和pH 的影响第44-57页
   ·前言第44-45页
   ·材料与方法第45-46页
     ·根际土壤的取样第45页
     ·根际土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第45页
     ·根际土壤pH 测定方法第45-46页
   ·结果与分析第46-54页
     ·作物根际土酸性磷酸酶活性第46-50页
     ·作物根际土壤pH第50-54页
   ·讨论第54-56页
   ·小结第56-57页
4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PRS和WMRNET的节能路灯的系统设计
下一篇:树枝状高聚物聚酰胺—胺—葛根素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角膜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