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电动机调速系统 | 第14-15页 |
1.2.1 电动机调速系统的构成 | 第14页 |
1.2.2 驱动电动机分类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1 基本控制策略 | 第15-16页 |
1.3.2 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控制策略 | 第16-18页 |
1.3.3 基于智能思想的控制策略 | 第18-19页 |
1.3.4 位置与速度检测技术发展 | 第19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 | 第21-32页 |
2.1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分类 | 第21-22页 |
2.2 正弦波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 | 第22-24页 |
2.3 永磁同步电动机磁场定向控制系统 | 第24-30页 |
2.3.1 磁场定向控制基本原理 | 第24-26页 |
2.3.2 电压空间矢量调制技术 | 第26-30页 |
2.4 电流环PI控制器设计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基于滑模变结构的PMSM速度控制 | 第32-48页 |
3.1 引言 | 第32-33页 |
3.2 滑膜变结构控制原理 | 第33-35页 |
3.2.1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稳定性 | 第33-34页 |
3.2.2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原理 | 第34-35页 |
3.3 电流环控制策略 | 第35-36页 |
3.4 滑膜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 第36-39页 |
3.4.1 空间状态方程 | 第36页 |
3.4.2 改进的趋近律设计 | 第36-38页 |
3.4.3 滑模控制器设计 | 第38-39页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9-47页 |
3.5.1 基于改进指数趋近律的仿真设计 | 第40-41页 |
3.5.2 动态响应性能分析 | 第41-44页 |
3.5.3 鲁棒性分析 | 第44-47页 |
3.6 文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基于分数阶控制器的PMSM速度控制 | 第48-62页 |
4.1 引言 | 第48-49页 |
4.2 分数阶理论与分数阶系统 | 第49-51页 |
4.2.1 分数阶的数学定义 | 第49页 |
4.2.2 分数阶控制系统 | 第49-50页 |
4.2.3 分数阶算子的有理化近似算法 | 第50-51页 |
4.3 分数阶控制器 | 第51页 |
4.4 PMSM调速系统的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设计 | 第51-52页 |
4.4.1 控制对象与控制器 | 第51-52页 |
4.4.2 设计准则 | 第52页 |
4.5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参数整定 | 第52-56页 |
4.5.1 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53-54页 |
4.5.2 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参数整定 | 第54-56页 |
4.6 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的数字实现 | 第56页 |
4.7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6-61页 |
4.7.1 动态响应性能分析 | 第57-59页 |
4.7.2 鲁棒性分析 | 第59-6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PMSM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 第62-79页 |
5.1 引言 | 第62-63页 |
5.2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63-64页 |
5.2.1 Popov超稳定性理论 | 第63页 |
5.2.2 基于超稳定理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 | 第63-64页 |
5.3 基于MRAS的PMSM速度辨识设计 | 第64-68页 |
5.3.1 参考模型及可调模型设计 | 第64-65页 |
5.3.2 自适应律确定 | 第65-68页 |
5.4 基于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参数自整定 | 第68-70页 |
5.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0-77页 |
5.5.1 参数整定 | 第70-71页 |
5.5.2 MRAS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仿真 | 第71-7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