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3-15页 |
1.4.1 创新点 | 第13-14页 |
1.4.2 不足 | 第14-15页 |
2 我国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概述 | 第15-23页 |
2.1 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的发展 | 第15-17页 |
2.1.1 偿付能力监管制度 | 第15-16页 |
2.1.2 我国偿付能力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 第16-17页 |
2.2 我国偿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 第17-23页 |
2.2.1 我国偿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概述 | 第17-21页 |
2.2.2 我国偿一代与偿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对比 | 第21-23页 |
3 偿二代下寿险产品保险风险最低资本计算的两种基本方法 | 第23-30页 |
3.1 保险风险及最低资本定义 | 第23页 |
3.2 寿险产品保险风险最低资本:情景法 | 第23-27页 |
3.3 寿险产品保险风险最低资本:载体法 | 第27-30页 |
4 载体法的缺陷——基于与情景法的比较 | 第30-51页 |
4.1 分析基础 | 第30-35页 |
4.1.1 假设选取 | 第30-34页 |
4.1.2 偿二代保险风险最低资本模型概述 | 第34-35页 |
4.2 情景法最低资本计算 | 第35-39页 |
4.3 载体法最低资本计算及缺陷分析 | 第39-51页 |
5 载体法的改进 | 第51-62页 |
5.1 保险风险最低资本预测载体的改进 | 第51-53页 |
5.2 保险风险最低资本预测因子的改进 | 第53-54页 |
5.3 载体法改进前后对比 | 第54-62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