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历 | 第6-7页 |
摘要 | 第7-11页 |
abstract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6-38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26-2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26-28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28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28-29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9-35页 |
1.2.1 焙烧脱砷技术 | 第29-30页 |
1.2.2 湿法脱砷技术 | 第30页 |
1.2.3 基于过程强化的湿法技术 | 第30-34页 |
1.2.4 当前研究存在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34-35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35-3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37-38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仪器与实验方法 | 第38-46页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38-40页 |
2.1.1 铜冶炼烟灰来源 | 第38-39页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39页 |
2.1.3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2.2 分析方法 | 第40-42页 |
2.2.1 固体样品分析方法 | 第40-42页 |
2.2.2 液体样品分析方法 | 第4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42-46页 |
2.3.1 酸中和能力测定 | 第42-43页 |
2.3.2 铜冶炼烟灰组分水溶性实验 | 第43页 |
2.3.3 铜冶炼烟灰pH静态浸出实验 | 第43页 |
2.3.4 铜冶炼烟灰微波辅助浸出实验 | 第43-44页 |
2.3.5 铜冶炼烟灰超声辅助浸出实验 | 第44-45页 |
2.3.6 铜冶炼烟灰球磨辅助浸出实验 | 第45-46页 |
第三章 铜冶炼烟灰重金属浸出特性及机理 | 第46-70页 |
3.1 铜冶炼烟灰化学成分及物相组成 | 第46-50页 |
3.1.1 铜冶炼烟灰化学组成及物相特征 | 第46-48页 |
3.1.2 铜冶炼烟灰SEM/EDS表征 | 第48页 |
3.1.3 铜冶炼烟灰粒径分布特征 | 第48-49页 |
3.1.4 铜冶炼烟灰中砷μ-SRXAF表征 | 第49-50页 |
3.2 铜冶炼烟灰重金属浸出特性 | 第50-57页 |
3.2.1 铜冶炼烟灰组分水溶性变化特征 | 第50-52页 |
3.2.2 铜冶炼烟灰酸/碱中和能力(ANC/BNC) | 第52-53页 |
3.2.3 铜冶炼烟灰重金属浸出特性 | 第53-56页 |
3.2.4 铜冶炼烟灰阴离子浸出特性 | 第56-57页 |
3.3 水洗铜冶炼烟灰重金属浸出特性 | 第57-62页 |
3.3.1 水洗烟灰化学及物相组成 | 第57-58页 |
3.3.2 水洗烟灰酸/碱中和能力(ANC/BNC) | 第58页 |
3.3.3 水洗烟灰重金属浸出特性 | 第58-61页 |
3.3.4 水洗烟灰阴离子浸出特性 | 第61-62页 |
3.4 铜冶炼烟灰重金属浸出机理 | 第62-68页 |
3.4.1 烟灰浸出过程Vminteq模拟 | 第62-64页 |
3.4.2 水洗烟灰浸出过程Vminteq模拟 | 第64-66页 |
3.4.3 烟灰物相组成变化特征 | 第66页 |
3.4.4 烟灰水洗前后SEM-EDS表征 | 第66-67页 |
3.4.5 烟灰中As的XPS及XAFS表征 | 第67-6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四章 微波辅助强化烟灰中砷选择性浸出工艺及机理研究 | 第70-97页 |
4.1 烟灰在NaOH-Na_2S体系中砷选择性浸出工艺 | 第70-76页 |
4.1.1 烟灰在NaOH-Na_2S体系中砷浸出正交试验 | 第70-71页 |
4.1.2 NaOH用量对烟灰在NaOH-Na_2S体系中砷选择性浸出影响 | 第71-72页 |
4.1.3 温度对烟灰在NaOH-Na_2S体系中砷选择性浸出影响 | 第72-73页 |
4.1.4 液固比对烟灰在NaOH-Na_2S体系中砷选择性浸出影响 | 第73-74页 |
4.1.5 Na_2S用量对烟灰在NaOH-Na_2S体系中砷选择性浸出影响 | 第74-75页 |
4.1.6 反应时间对烟灰在NaOH-Na_2S体系中砷选择性浸出影响 | 第75-76页 |
4.2 微波辅助强化烟灰中砷选择性浸出正交试验 | 第76-80页 |
4.2.1 微波辅助强化烟灰中As浸出正交试验 | 第76-77页 |
4.2.2 微波辅助强化烟灰中Cu浸出正交试验 | 第77-78页 |
4.2.3 微波辅助强化烟灰中Zn浸出正交试验 | 第78页 |
4.2.4 微波辅助强化烟灰中Pb浸出正交试验 | 第78-79页 |
4.2.5 微波辅助强化烟灰中Cd浸出正交试验 | 第79-80页 |
4.3 微波辅助强化烟灰中砷选择性浸出工艺 | 第80-87页 |
4.3.1 NaOH用量对微波辅助NaOH-Na_2S选择性浸出烟灰中As影响 | 第80-81页 |
4.3.2 液固比对微波辅助NaOH-Na_2S选择性浸出烟灰中As影响 | 第81-82页 |
4.3.3 Na_2S用量对微波辅助NaOH-Na_2S选择性浸出烟灰中As影响 | 第82-84页 |
4.3.4 温度对微波辅助NaOH-Na_2S选择性浸出烟灰中As影响 | 第84-85页 |
4.3.5 粒径对微波辅助NaOH-Na_2S选择性浸出烟灰中As影响 | 第85-87页 |
4.4 微波辅助强化烟灰中砷选择性浸出机理 | 第87-95页 |
4.4.1 微波辅助对烟灰浸出体系中液固传质强化作用 | 第87-90页 |
4.4.2 微波辅助对烟灰表面形貌影响 | 第90-91页 |
4.4.3 微波辅助对烟灰中As价态影响 | 第91-92页 |
4.4.4 浸出固体残余物中As物相XAFS表征 | 第92-9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五章 超声场强化烟灰中砷选择性浸出工艺及机理研究 | 第97-113页 |
5.1 超声场强化烟灰中重金属正交试验 | 第97-101页 |
5.1.1 超声场强化烟灰中砷浸出正交试验 | 第97-98页 |
5.1.2 超声场强化烟灰中铜浸出正交试验 | 第98页 |
5.1.3 超声场强化烟灰中锌浸出正交试验 | 第98-99页 |
5.1.4 超声场强化烟灰中铅浸出正交试验 | 第99-100页 |
5.1.5 超声场强化烟灰中镉浸出正交试验 | 第100-101页 |
5.2 超声场强化烟灰中砷选择性浸出工艺 | 第101-107页 |
5.2.1 NaOH用量对超声场辅助浸出体系中As分离浸出影响 | 第101-102页 |
5.2.2 Na_2S用量对超声场辅助浸出体系中As分离浸出影响 | 第102-103页 |
5.2.3 液固比对超声场辅助浸出体系中As分离浸出影响 | 第103-105页 |
5.2.4 温度对超声场辅助浸出体系中As分离浸出影响 | 第105-106页 |
5.2.5 超声场强化烟灰中砷选择性浸出对照试验 | 第106-107页 |
5.3 超声场强化烟灰中砷选择性浸出机理 | 第107-111页 |
5.3.1 超声场对烟灰浸出体系中液固传质强化作用 | 第107-108页 |
5.3.2 超声场对烟灰表面形貌影响 | 第108页 |
5.3.3 水浴及超声浸出残余物表面形貌 | 第108-109页 |
5.3.4 水浴及超声浸出残余物物相组成 | 第109-110页 |
5.3.5 超声场对烟灰中砷价态影响 | 第110-11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六章 球磨强化烟灰中砷选择性浸出工艺及机理研究 | 第113-122页 |
6.1 球磨强化烟灰中砷选择性浸出正交试验 | 第113-114页 |
6.2 球磨强化烟灰中砷选择性浸出工艺 | 第114-117页 |
6.2.1 转速对铜冶炼烟灰中砷浸出率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6.2.2 液固比对铜冶炼烟灰中砷浸出率的影响 | 第115页 |
6.2.3 料球比对铜冶炼烟灰中砷浸出率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6.2.4 反应时间对球磨强化烟灰中砷选择性浸出影响及对照试验 | 第116-117页 |
6.2.5 球磨辅助碱浸铜冶炼烟灰渣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 第117页 |
6.3 球磨强化烟灰中砷选择性浸出机理 | 第117-120页 |
6.3.1 球磨对烟灰表面形貌影响 | 第118页 |
6.3.2 球磨对烟灰物相组成影响 | 第118-120页 |
6.3.3 球磨对烟灰中砷价态影响 | 第12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2-126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22-124页 |
7.2 创新点 | 第124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24-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