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蜜罐的网络攻击防御技术研究及应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前景 | 第12-14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研究前景 | 第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论文结构 | 第14-17页 |
第2章 关键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 第17-37页 |
2.1 常用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 | 第17-19页 |
2.1.1 防病毒技术 | 第18页 |
2.1.2 防火墙技术 | 第18-19页 |
2.1.3 入侵检测技术 | 第19页 |
2.2 访问控制技术 | 第19-21页 |
2.2.1 访问控制技术原理 | 第19-20页 |
2.2.2 网络访问控制的策略 | 第20-21页 |
2.3 蜜罐技术 | 第21-26页 |
2.3.1 蜜罐的特点 | 第22-23页 |
2.3.2 蜜罐的分类 | 第23-25页 |
2.3.3 蜜罐的部署 | 第25-26页 |
2.4 虚拟蜜罐技术 | 第26-37页 |
2.4.1 VMware技术 | 第27-31页 |
2.4.2 用户模式Linux | 第31页 |
2.4.3 Argos | 第31-32页 |
2.4.4 LaBrea | 第32-33页 |
2.4.5 Honeyd | 第33-37页 |
第3章 基于蜜罐的局域网攻击防御策略的研究 | 第37-47页 |
3.1 蜜罐 | 第37-38页 |
3.1.1 蜜罐的作用 | 第37-38页 |
3.1.2 蜜罐的缺点 | 第38页 |
3.2 访问控制 | 第38-40页 |
3.2.1 入网访问控制 | 第38-39页 |
3.2.2 网络的权限控制 | 第39页 |
3.2.3 局域网访问控制 | 第39-40页 |
3.3 代理推选规则 | 第40-46页 |
3.3.1 常用的代理推选规则 | 第41-42页 |
3.3.2 优化的代理推选规则 | 第42-45页 |
3.3.3 代理推选规则的对比 | 第45-46页 |
3.4 混合的局域网攻击防御策略 | 第46-47页 |
第4章 基于蜜罐的局域网攻击防御系统的设计 | 第47-53页 |
4.1 蜜罐系统的设计 | 第47-50页 |
4.1.1 虚拟蜜罐系统的目标 | 第47-48页 |
4.1.2 虚拟蜜罐系统的架构 | 第48-49页 |
4.1.3 虚拟蜜罐系统的布置 | 第49-50页 |
4.2 访问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50-53页 |
4.2.1 访问控制系统的目标 | 第50页 |
4.2.2 访问控制系统的架构 | 第50-51页 |
4.2.3 访问控制系统的布置 | 第51-53页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53-65页 |
5.1 网络设备访问控制系统的实现 | 第53-56页 |
5.1.1 局域网建立已知设备库 | 第53-55页 |
5.1.2 系统的配置 | 第55页 |
5.1.3 代理推选规则的实现 | 第55-56页 |
5.2 虚拟蜜罐系统的实现 | 第56-61页 |
5.2.1 虚拟蜜罐蜜网网关 | 第56-58页 |
5.2.2 虚拟蜜罐蜜网 | 第58页 |
5.2.3 Honeyd | 第58-61页 |
5.3 系统测试 | 第61-65页 |
5.3.1 系统功能测试 | 第61-64页 |
5.3.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65-67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