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2 论文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创新 | 第10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2 利率期限结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2.1 利率期限结构的经济学理论综述 | 第12-14页 |
2.1.1 预期理论 | 第12-13页 |
2.1.2 流动性偏好理论 | 第13页 |
2.1.3 市场分割理论 | 第13页 |
2.1.4 习惯偏好理论 | 第13-14页 |
2.1.5 四种理论比较 | 第14页 |
2.2 利率期限结构的模型综述 | 第14-21页 |
2.2.1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发展概述 | 第14-15页 |
2.2.2 短期利率模型 | 第15-18页 |
2.2.3 市场模型 | 第18-19页 |
2.2.4 远期利率模型(HJM Model) | 第19页 |
2.2.5 Nelson Siegel模型及其扩展模型概述 | 第19-21页 |
2.3 利率期限结构的应用 | 第21-22页 |
2.3.1 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变量 | 第21-22页 |
2.3.2 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 | 第22页 |
2.4 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研究 | 第22-25页 |
2.4.1 利率期限结构拟合研究 | 第22-23页 |
2.4.2 利率期限结构应用 | 第23-25页 |
3 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研究与实证分析 | 第25-54页 |
3.1 利率期限结构统计特征和主成分分析 | 第25-33页 |
3.1.1 利率期限结构的统计分析 | 第25-29页 |
3.1.2 利率期限结构的主成分分析 | 第29-33页 |
3.2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静态模型理论与估计一基于NS族模型 | 第33-44页 |
3.2.1 NS族模型设定 | 第33-34页 |
3.2.2 NS族模型估计方法和数据选取 | 第34-35页 |
3.2.3 NS族模型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5-44页 |
3.3 利率期限结构动态建模与实证——基于Vasicek模型和CIR模型 | 第44-54页 |
3.3.1 单因子模型 | 第45-47页 |
3.3.2 多因子仿射模型 | 第47-49页 |
3.3.3 参数估计方法 | 第49-51页 |
3.3.4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实证分析——基于Vasicek模型和CIR模型 | 第51-53页 |
3.3.5 结论 | 第53-54页 |
4 利率期限结构宏观信息解读—基于仿射高斯动态期限结构模型(后面指代为DTSM) | 第54-60页 |
4.1 标准DTSM模型 | 第54-56页 |
4.2 无法跨越的宏观经济变量(Unspanned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 第56页 |
4.3 数据和实证方法 | 第56页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4.5 结论 | 第59-60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60-6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