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8-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0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2.1 化学诱变剂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1.2.2 EMS在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1.3 植物与病原菌的互作模式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第二章 甜橙实生苗节间茎段EMS诱变体系的建立 | 第20-2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2.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20-2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2.2.1 材料准备 | 第21页 |
2.2.2 甜橙上胚轴节间茎段对EMS敏感度的检测 | 第21页 |
2.2.3 EMS诱变甜橙半致死剂量的确定 | 第21页 |
2.2.4 不定芽的诱导生根及驯化移栽 | 第21-22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2-26页 |
2.3.1 甜橙上胚轴节间茎段对EMS敏感度的检测 | 第22页 |
2.3.2 EMS诱变甜橙半致死剂量的确定 | 第22-26页 |
2.3.3 不定芽的诱导生根及驯化移栽 | 第26页 |
2.4 讨论 | 第26页 |
2.5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甜橙抗溃疡病突变体的筛选 | 第28-42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9页 |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29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29-32页 |
3.2.1 材料准备 | 第29-30页 |
3.2.2 溃疡病菌提取液的制备及其对感病材料生长的影响 | 第30页 |
3.2.3 甜橙抗溃疡病粗提物突变体的筛选 | 第30-32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9页 |
3.3.1 抗溃疡病选择压的确定 | 第32-33页 |
3.3.2 抗性突变体的筛选 | 第33-39页 |
3.4 讨论 | 第39-41页 |
3.5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抗溃疡病突变体LYP2、CERK1及CSLOB1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2-54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4页 |
4.1.1 供试材料与试剂 | 第44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44-48页 |
4.2.1 接种菌液的准备 | 第44-45页 |
4.2.2 PGN_((XCC))的提取 | 第45页 |
4.2.3 活体接种PGN_((XCC))、溃疡病菌及样品的采集 | 第45-46页 |
4.2.4 引物合成 | 第46页 |
4.2.5 感病冰糖橙和甜橙抗病突变体总RNA的提取 | 第46-47页 |
4.2.6 CDNA的合成 | 第47页 |
4.2.7 LYP2、CERK1和CSLOB1基因表达分析 | 第47-48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4.3.1 活体接种肽聚糖和溃疡病菌后CERK1基因的相对量表达分析 | 第48-50页 |
4.3.2 活体接种肽聚糖和溃疡病菌后LYP2基因的相对量表达分析 | 第50页 |
4.3.3 活体接种溃疡病菌后CSLOB1基因的相对量表达分析 | 第50-52页 |
4.4 讨论 | 第52-53页 |
4.5 小结 | 第53-54页 |
全文主要结论 | 第54-55页 |
创新点 | 第55页 |
下一步工作计划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