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1.1 番鸭细小病毒 | 第13-18页 |
1.1.2 MDPV的病原学 | 第13页 |
1.1.3 番鸭细小病毒的分子特征 | 第13-15页 |
1.1.4 番鸭细小病毒流行病学及病理症状 | 第15-16页 |
1.1.5 番鸭细小病毒病诊断 | 第16-17页 |
1.1.6 番鸭细小病毒病的防控、免疫及治疗 | 第17-18页 |
1.2 鸭甲肝病毒 | 第18-23页 |
1.2.1 鸭甲肝病毒的研究概述 | 第18-19页 |
1.2.2 鸭甲肝病毒病原学研究 | 第19-20页 |
1.2.3 DHAV的流行病学研究 | 第20-21页 |
1.2.4 DHAV的诊断方法 | 第21-23页 |
1.2.5 DHAV的防治 | 第23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番鸭细小病毒GX2011-5株和鸭肝炎病毒GXLZ07株全基因序列分析 | 第24-45页 |
试验一 番鸭细小病毒GX2011-5株全基因序列分析 | 第24-37页 |
2.1 材料 | 第25-26页 |
2.1.1 毒株、菌株和载体 | 第25页 |
2.1.2 试验动物 | 第25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5页 |
2.1.4 试剂 | 第25页 |
2.1.5 引物设计软件 | 第25页 |
2.1.6 序列分析软件 | 第25-26页 |
2.2 方法 | 第26-27页 |
2.2.1 病毒DNA的提取 | 第26页 |
2.2.2 MDPV全基因扩增引物 | 第26-27页 |
2.2.3 PCR扩增 | 第27页 |
2.2.4 PCR产物的琼脂糖电泳 | 第27页 |
2.2.5 PCR产物的回收 | 第27页 |
2.2.6 连接与转化 | 第27页 |
2.2.7 阳性菌的鉴定与测序分析 | 第27页 |
2.3 结果 | 第27-35页 |
2.3.1 全基因PCR扩增结果 | 第27-28页 |
2.3.2 序列比对 | 第28-29页 |
2.3.3 GX2011-5全基因组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29-30页 |
2.3.4 GX2011-5 NS基因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 | 第30-32页 |
2.3.5 GX2011-5 VP基因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 | 第32-34页 |
2.3.6 VP蛋白的亲水性、抗原性指数和表位可及性区域分析 | 第34-35页 |
2.4 讨论 | 第35-37页 |
试验二 鸭甲肝病毒3型GXLZ07株全基因序列分析 | 第37-45页 |
2.1 材料 | 第37页 |
2.2 方法 | 第37-39页 |
2.2.1 病毒RNA的反转录 | 第38页 |
2.2.3 全基因扩增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8-39页 |
2.2.4 PCR及基因测序 | 第39页 |
2.3 结果 | 第39-44页 |
2.3.1 全基因PCR扩增结果 | 第39页 |
2.3.2 序列比对 | 第39-40页 |
2.3.3 GXLZ07株DHAV-3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40-41页 |
2.3.4 GXLZ07株DHAV-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41-42页 |
2.3.5 GXLZ07株DHAV-3 VP1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42-43页 |
2.3.6 VP1蛋白亲水性、抗原指数和表面可及性分析 | 第43-44页 |
2.4 讨论 | 第44-45页 |
第三章 鸭甲肝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45-60页 |
试验一 鸭甲肝病毒1型和3型二重二温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45-52页 |
3.1 材料 | 第46页 |
3.1.1 主要试剂 | 第46页 |
3.1.2 病毒株 | 第46页 |
3.2 二重二温式RT-PCR方法的建立 | 第46-48页 |
3.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46-47页 |
3.2.2 病毒核酸的提取与反转录 | 第47页 |
3.2.3 二重二温式RT-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7页 |
3.2.4 二重二温式RT-PCR的特异性试验 | 第47-48页 |
3.2.5 二重二温式RT-PCR的敏感性试验 | 第48页 |
3.2.6 临床样品检测 | 第48页 |
3.3 试验结果 | 第48-51页 |
3.3.1 反应条件优化的结果 | 第48页 |
3.3.2 二重二温式RT-PCR的特异性试验结果 | 第48-49页 |
3.3.3 敏感性实验结果 | 第49-50页 |
3.3.4 临床样品检测结果 | 第50-51页 |
3.4 讨论 | 第51-52页 |
试验二 鸭甲肝病毒1型、3型和番鸭细小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52-60页 |
3.1 材料 | 第53页 |
3.1.1 主要试剂 | 第53页 |
3.1.2 病毒株 | 第53页 |
3.2 多重PCR方法的建立 | 第53-55页 |
3.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53-54页 |
3.2.2 病毒核酸的提取与反转录 | 第54页 |
3.2.3 多重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54-55页 |
3.2.4 多重PCR的特异性试验 | 第55页 |
3.2.5 多重PCR的敏感性试验 | 第55页 |
3.2.6 临床样品实验 | 第55页 |
3.3 结果 | 第55-58页 |
3.3.1 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 | 第55-56页 |
3.3.2 多重PCR的特异性实验结果 | 第56-57页 |
3.3.3 敏感性实验结果 | 第57页 |
3.3.4 临床样品检测结果 | 第57-58页 |
3.4 讨论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介 | 第68-69页 |
发表文章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