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论文--清后期(1840~1911年)论文

清末中日木植交涉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6页
    一、选题意义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3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3-14页
    四、相关概念界定第14-16页
第一章 木植交涉的缘起第16-29页
    第一节 日人对华木的大量攫取第16-19页
    第二节 木把对日人夺木行为的抵抗第19-21页
    第三节 商人对清廷解决两国冲突的敦促第21-24页
    第四节 两国外交利益的考量与条约依据第24-29页
        一、外交利益的考量第24-27页
        二、交涉的条约依据第27-29页
第二章 木植冲突的交涉第29-54页
    第一节 平时华木的流放与认领交涉第29-36页
        一、流放华木的交涉第29-33页
        二、认领漂流木的交涉第33-36页
    第二节 战时华木的抽收与禁运交涉第36-46页
        一、扣用官木的交涉第36-39页
        二、强买民木的交涉第39-46页
    第三节 围绕武力冲突的权责交涉第46-54页
        一、责任认定的交涉第46-49页
        二、责任承担的交涉第49-54页
第三章 木植合办的交涉第54-62页
    第一节 伐木区域的界定第54-58页
        一、纳入浑江的交涉第54-56页
        二、纳入支派流域的交涉第56-58页
    第二节 资金管理的交涉第58-59页
        一、筹集方式的交涉第58页
        二、使用途径的交涉第58-59页
    第三节 其他事项第59-62页
第四章 木植交涉的总体分析第62-79页
    第一节 交涉结果的利弊得失第62-68页
        一、交涉的不同结果第62-65页
        二、交涉结果的复杂影响第65-68页
    第二节 中日交涉策略的对比评析第68-78页
        一、援用战争法公约的评判第69-72页
        二、日方的交涉策略第72-74页
        三、中方的交涉策略第74-78页
    第三节 对木植交涉的几点思考第78-79页
结语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6页
后记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北部的去工业化与中心城市的衰落(1960-1990)
下一篇:试论黎巴嫩内战中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