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1.2.1 有关出口产品质量的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1.2.2 有关生产性服务进口的文献综述 | 第19-21页 |
1.2.3 有关生产性服务进口和出口产品质量关联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21-22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22页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1.3.1 基本思路 | 第22-23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24-26页 |
1.4.1 创新 | 第24-25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25-26页 |
第2章 我国生产性服务进口与出口产品质量的现状分析 | 第26-42页 |
2.1 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现状分析 | 第26-36页 |
2.1.1 我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及结构 | 第26-27页 |
2.1.2 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指数的变迁 | 第27-32页 |
2.1.3 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的变迁 | 第32-36页 |
2.2 我国生产性服务进口现状 | 第36-42页 |
2.2.1 生产性服务的定义 | 第36页 |
2.2.2 我国制造业生产性服务进口的测算 | 第36-38页 |
2.2.3 我国生产性服务进口规模及结构 | 第38-42页 |
第3章 生产性服务进口影响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理论分析 | 第42-48页 |
3.1 生产性服务进口影响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理论基础 | 第42-43页 |
3.1.1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 | 第42页 |
3.1.2 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分析 | 第42-43页 |
3.1.3 基于新贸易理论的分析 | 第43页 |
3.2 生产性服务进口影响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机制 | 第43-46页 |
3.2.1 生产性服务进口可以提高生产性服务投入品的质量和数量 | 第44页 |
3.2.2 生产性服务进口可以提高生产性服务品市场的竞争程度 | 第44-45页 |
3.2.3 生产性服务进口可以促进行业的生产技术进步 | 第45-46页 |
3.3 生产性服务进口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理论模型 | 第46-48页 |
第4章 生产性服务进口影响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实证分析 | 第48-57页 |
4.1 模型的设定 | 第48页 |
4.2 变量的设定 | 第48-49页 |
4.3 数据来源说明 | 第49页 |
4.4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第49-57页 |
4.4.1 全样本分析 | 第49-50页 |
4.4.2 生产性服务进口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实证分析 | 第50-54页 |
4.4.3 细分生产性服务进口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实证分析 | 第54-57页 |
第5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7-61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8-61页 |
5.2.1 加大生产性服务进口,消除进入壁垒 | 第58-59页 |
5.2.2 积极引入高质量的生产性服务,加强政府引导 | 第59页 |
5.2.3 充分利用技术外溢效应,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