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保健食品概述 | 第12-13页 |
1.2 RDA和DRI概述 | 第13-15页 |
1.3 维生素AD概述 | 第15-19页 |
1.3.1 维生素AD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第15-18页 |
1.3.2 维生素AD的生理功能 | 第18-19页 |
1.4 柱切换色谱技术 | 第19-20页 |
1.4.1 柱切换色谱技术简介 | 第19页 |
1.4.2 柱切换色谱技术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5 微胶囊简介 | 第20-22页 |
1.5.1 微胶囊定义 | 第20页 |
1.5.2 脂溶性维生素微胶囊技术的优点 | 第20-21页 |
1.5.3 微胶囊常用的嚢材 | 第21-22页 |
1.6 维生素AD制剂检测方法概述 | 第22-26页 |
1.6.1 比色法 | 第22页 |
1.6.2 生物法 | 第22页 |
1.6.3 荧光分析法 | 第22-23页 |
1.6.4 气相色谱法 | 第23页 |
1.6.5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3-26页 |
1.7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6-27页 |
1.8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样品处理方法研究 | 第28-52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8-34页 |
2.2.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第28-29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9-34页 |
2.2.2.1 仪器条件和色谱条件 | 第29-31页 |
2.2.2.2 标准溶液配制 | 第31页 |
2.2.2.3 样品处理方法研究 | 第31-34页 |
2.2.2.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4页 |
2.3 结果 | 第34-43页 |
2.4 保健食品中维生素AD测定样品处理方法的选择 | 第43-46页 |
2.5 讨论 | 第46-52页 |
2.5.1 现有方法 | 第46-50页 |
2.5.2 样品基质的干扰 | 第50-52页 |
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色谱条件及优化研究 | 第52-77页 |
3.1 引言 | 第52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52-54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52页 |
3.2.2 标准溶液配制和系统分析条件 | 第52-54页 |
3.2.3 样品处理方法 | 第5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4-77页 |
3.3.1 专属性 | 第54-56页 |
3.3.2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56-57页 |
3.3.3 线性范围和定量限 | 第57-59页 |
3.3.4 精密度 | 第59-60页 |
3.3.5 样品测定结果和重复性 | 第60-63页 |
3.3.6 加标回收试验 | 第63-67页 |
3.3.7 二维系统条件的优化 | 第67-71页 |
3.3.8 样品分析结果对比 | 第71-72页 |
3.3.9 稳定性 | 第72-74页 |
3.3.10 耐用性 | 第74-75页 |
3.3.11 方法的应用 | 第75页 |
3.3.12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四章 不同来源AD制剂的鉴别方法研究 | 第77-82页 |
4.1 引言 | 第77页 |
4.2 各国药典鱼肝油标准比对 | 第77-78页 |
4.3 讨论 | 第78-79页 |
4.4 维生素AD制剂与鱼肝油制剂的HPLC初步鉴别 | 第79-82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硕士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