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视频的目标跟踪及人群密度估计方法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视频目标跟踪技术第12-14页
        1.2.2 人群密度估计第14-16页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第16-17页
    1.4本论文主要工作第17页
    1.5 本论文结构安排第17-20页
第二章 粒子滤波跟踪算法第20-35页
    2.1 引言第20-21页
    2.2 目标跟踪算法回顾第21-25页
        2.2.1 表观模型第21-22页
        2.2.2 图像特征第22-23页
        2.2.3 跟踪算法第23-25页
    2.3 粒子滤波算法原理第25-32页
        2.3.1 问题定义第25-26页
        2.3.2 序列重要性采样(SIS)算法第26-29页
        2.3.3 序列重要性重采样(SIR)第29-31页
        2.3.4 算法框架第31-32页
    2.4 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第32-34页
        2.4.1 运动模型第32页
        2.4.2 表观模型第32-33页
        2.4.3 跟踪算法第33-34页
    2.5 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基于粒子滤波的单目标跟踪算法研究第35-55页
    3.1 引言第35-36页
        3.1.1 常用重采样机制的不足第35-36页
        3.1.2 常用运动模型的不足第36页
    3.2 自适应重采样算法第36-42页
        3.2.1 粒子群优化算法第36-40页
        3.2.2 粒子群优化重采样第40-41页
        3.2.3 自适应重采样算法第41-42页
    3.3 变结构多模型运动估计第42-47页
        3.3.1 LMS基本原理第43-45页
        3.3.2 LMS-PF跟踪算法第45页
        3.3.3 模式集设计第45-47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7-54页
        3.4.0 实验素材第47页
        3.4.1 评价指标第47-48页
        3.4.2 自适应重采样粒子滤波跟踪算法第48-50页
        3.4.3 变结构多运动模型粒子滤波跟踪算法第50-53页
        3.4.4 AR-LMS-PF第53-54页
    3.5 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基于量测扩展的JPDA多目标跟踪方法研究第55-70页
    4.1 引言第55-57页
    4.2 问题定义第57-58页
    4.3 研究现状的不足第58页
    4.4 多目标跟踪算法架构第58-59页
    4.5 JPDA算法描述第59-61页
        4.5.1 生成确认矩阵第59-60页
        4.5.2 计算所有可行联合事件及其参数第60页
        4.5.3 计算时刻所有量测的联合事件的条件概率第60页
        4.5.4 计算量测与目标的关联概率第60-61页
        4.5.5 利用卡尔曼滤波器得到目标状态估计及协方差阵第61页
    4.6 基于量测扩展的JPDA多目标跟踪算法第61-62页
    4.7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2-69页
        4.7.1 实验素材第62-63页
        4.7.2 评价指标第63-64页
        4.7.3 结果分析第64-69页
    4.8 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基于特征融合的人群密度估计研究第70-89页
    5.1 引言第70-72页
    5.2 问题定义第72页
    5.3 研究现状的不足第72-73页
    5.4 基于特征融合的人群密度估计第73-80页
        5.4.1 系统框架第73-74页
        5.4.2 运动分割第74-75页
        5.4.3 透视校正第75-76页
        5.4.4 特征抽取第76-78页
        5.4.5 手动标注第78-79页
        5.4.6 回归模型第79-80页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0-88页
        5.5.1 实验素材第80页
        5.5.2 评价指标第80-81页
        5.5.3 结果分析第81-87页
        5.5.4 整合应用第87-88页
    5.6 小结第88-8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9-91页
    6.1 论文总结第89-90页
    6.2 研究展望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101-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网络物理层中的安全脆弱性与光混沌保密技术
下一篇:青岛市开展陆上帆船运动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