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舞蹈论文--中国舞蹈、舞剧论文--各种舞蹈论文--交际舞(交谊舞)论文

对北京市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增设规范社交舞课程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前言第11-13页
    1.1 选题依据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第12页
    1.3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4 研究思路第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17页
    2.1 关于社交舞的研究第13-15页
        2.1.1 社交舞的定义第13-14页
        2.1.2 社交舞的发展第14页
        2.1.3 高等院校社交舞课程研究第14-15页
    2.2 高校课程中关于体育舞蹈(国标舞)课程的研究第15-16页
    2.3 关于规范社交舞的研究第16-17页
        2.3.1 规范社交舞的定义第16页
        2.3.2 关于普通高校规范社交舞课程的研究第16-17页
3 研究对象及方法第17-20页
    3.1 研究对象第17页
    3.2 研究方法第17-20页
        3.2.1 文献资料法第17页
        3.2.2 访谈法第17-18页
        3.2.3 问卷调查法第18-20页
        3.2.4 数理统计法第20页
4 分析与讨论第20-42页
    4.1 规范社交舞的产生与发展第20-26页
        4.1.1 规范社交舞的产生第20-21页
        4.1.2 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规范社交舞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第21-22页
        4.1.3 规范社交舞教材研讨第22-23页
        4.1.4 CBDF规范社交舞专业委员会成立第23-25页
        4.1.5 全国规范社交舞等级教师培训第25-26页
    4.2 北京市普通高等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调查第26-27页
    4.3 北京市普通高等院校增设规范社交舞课程的重要性第27-33页
        4.3.1 增设规范社交舞课程符合大学生学习的需求第27-30页
        4.3.2 增设规范社交舞课程符合教师教学的需求第30-31页
        4.3.3 增设规范社交舞课程符合《纲要》指导思想的需求第31-32页
        4.3.4 多元化课程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部分第32-33页
    4.4 北京市普通高等院校增设规范社交舞课程的实施办法第33-37页
        4.4.1 增设规范社交舞课程的场地设施需求及教务部门的调查第33-34页
        4.4.2 部分高校现阶段执行规范社交舞课程第34-37页
    4.5 规范社交舞课程体系的构建第37-42页
        4.5.1 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第37-38页
        4.5.2 课程目标第38页
        4.5.3 规范社交舞选修课课程设置的原则第38-39页
        4.5.4 课程设置的层面第39-41页
        4.5.5 课程考核与评价第41-42页
5 结论与建议第42-45页
    5.1 结论第42-43页
    5.2 建议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附录第47-64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静”相宜—浅谈唐宋诗词与古筝艺术的交融之美
下一篇:李叔同(弘一法师)歌曲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