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新型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初步评价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抗肿瘤药物与靛红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0-24页
    1.1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第10-13页
        1.1.1 癌症的治疗方法第10-11页
        1.1.2 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第13-16页
        1.2.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概述第13-14页
        1.2.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1.3 靛红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第16-20页
        1.3.1 靛红的发现及合成第16页
        1.3.2 靛红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第16-18页
        1.3.3 靛红衍生物的研究进展第18-20页
    1.4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第20-24页
        1.4.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及合成路线第20-23页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2章 拉帕替尼类似物的合成第24-40页
    2.1 引言第24-25页
    2.2 实验方法第25-35页
        2.2.1 试剂及仪器第25-26页
        2.2.2 实验部分第26-3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5-38页
        2.3.1 邻硝基苯甲腈的合成第35-36页
        2.3.2 邻氨基苯甲腈的合成第36页
        2.3.3 2-氨基-5-碘苯甲腈的合成第36-37页
        2.3.4 N'-(2-氰基-4-碘苯基)-N,N-二甲基甲脒的合成第37页
        2.3.5 4-取代-6-碘喹唑啉的合成第37-38页
        2.3.6 4-取代-6-(5-甲酰基呋喃-2-基)喹唑啉的合成第38页
        2.3.7 4-取代-6-(5-羟甲基呋喃-2-基)喹唑啉的合成第38页
        2.3.8 4-取代-6-(5-乙酰甲氧基呋喃-2-基)喹唑啉(L1-L4)的合成第38页
    2.4 小结第38-40页
第3章 靛红杂合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第40-52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实验方法第40-50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40-41页
        3.2.2 实验部分第41-5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0-51页
        3.3.1 靛红腙的合成第50页
        3.3.2 靛红杂合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第50-51页
    3.4 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靛红杂合喹唑啉类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第52-64页
    4.1 单晶的作用及培养方法第52-53页
        4.1.1 单晶X射线衍射的作用第52页
        4.1.2 培养单晶的方法第52-53页
    4.2 单晶的培养及晶体结构的测定第53页
        4.2.1 单晶的培养第53页
        4.2.2 晶体结构的测定第53页
    4.3 晶体结构分析第53-64页
第5章 目标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第64-68页
    5.1 引言第64页
    5.2 抗癌细胞增殖实验第64-66页
        5.2.1 实验材料第64页
        5.2.2 实验方法第64-66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6-67页
    5.4 小结第67-68页
第6章 全文总结第68-70页
    6.1 主要结论第68页
    6.2 创新点第68-69页
    6.3 进一步研究的工作建议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80页
附录第80-124页
致谢第124-12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多酸与APTES超分子自组装体系的水解缩合行为研究
下一篇:功能化离子液体合成及催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