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基于历史景观演变分析的京西稻田再现探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9页
        1.2.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0页
        1.3.2 研究方法第10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4.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4.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5 技术路线第13-14页
    1.6 小节第14-15页
2 北京西郊地区景观演变过程解析第15-24页
    2.1 北京西郊早期地质风貌第15页
        2.1.1 西郊的地理风貌第15页
        2.1.2 西郊景观开始被发掘第15页
    2.2 元朝对于西郊的开发第15-16页
        2.2.1 郭守敬扩源漕运第15-16页
    2.3 大承天护圣寺的建造第16-18页
        2.3.1 建造背景第16页
        2.3.2 大承天护圣寺的风格第16页
        2.3.3 大承天护圣寺的影响第16-18页
    2.4 明朝对于瓮山泊地区的开发第18-19页
        2.4.1 明朝对瓮山泊(西湖)区域的景观整治第18页
        2.4.2 瓮山泊的元明位置变化第18-19页
    2.5 清朝西湖地区的新格局第19-21页
        2.5.1 清代的西郊水利工程第19-21页
    2.6 稻田的景观形成第21-22页
        2.6.1 水田肌理与大地艺术第21页
        2.6.2 水田交织的模式第21页
        2.6.3 耕作小品第21-22页
        2.6.4 山水相接的构图第22页
        2.6.5 皇家园林第22页
        2.6.6 农业劳作第22页
    2.7 小结第22-24页
3 相关案例分析第24-40页
    3.1 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景观第24-28页
        3.1.1 场地背景第24-25页
        3.1.2 稻田景观综合分析第25-27页
        3.1.3 小结第27-28页
    3.2 北京市海淀公园京西稻田景区第28-29页
        3.2.1 现状分析第28页
        3.2.2 布局分析第28页
        3.2.3 京西稻田景区设计分析第28-29页
        3.2.4 小结第29页
    3.3 清迈四季酒店第29-33页
        3.3.1 设计背景第29-30页
        3.3.2 景观分析第30-32页
        3.3.3 小结第32-33页
    3.4 美国芝加哥北格兰特公园第33-37页
        3.4.1 场地区位第33-34页
        3.4.2 设计背景第34页
        3.4.3 景观分析第34-36页
        3.4.4 小结第36-37页
    3.5 中山岐江公园第37-39页
        3.5.1 岐江公园背景第37页
        3.5.2 设计思路第37页
        3.5.3 景观设计分析第37-39页
        3.5.4 小结第39页
    3.6 小结第39-40页
4 设计说明第40-50页
    4.1 场地背景第40-44页
        4.1.1 上位规划解读第40页
        4.1.2 区位分析第40-41页
        4.1.3 场地现状第41页
        4.1.4 西郊景观历史第41-42页
        4.1.5 现状西郊景观第42-43页
        4.1.6 三山五园区现状第43-44页
    4.2 总体策略第44-45页
        4.2.1 目标定位第44页
        4.2.2 设计理念第44-45页
    4.3 布局分析第45-46页
        4.3.1 总体布局第45页
        4.3.2 景观结构第45-46页
    4.4 分区设计第46-48页
        4.4.1 稻田展示区第46页
        4.4.2 水乡耕作体验区第46页
        4.4.3 湿地戏水区第46-47页
        4.4.4 山水景观区第47页
        4.4.5 平原疏林区第47页
        4.4.6 山地区第47页
        4.4.7 密林漫步区第47-48页
        4.4.8 皇家御道复原区第48页
    4.5 专项设计第48-49页
        4.5.1 植物第48页
        4.5.2 竖向第48-49页
    4.6 经济技术指标第49页
    4.7 小结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个人简介第52-53页
导师简介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件第5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施工集团公司责任成本管理及其优化研究
下一篇:乡村旅游步道系统研究--以三岔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