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脂肪族化合物(无环化合物)的生产论文--脂肪族羧酸及其衍生物论文--脂肪酸及其衍生物论文

油酸氧化裂解制备壬二酸的动力学及设备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说明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7页
    1.1 前言第12-13页
    1.2 油酸简介第13页
    1.3 臭氧简介第13-15页
    1.4 壬酸简介第15-16页
    1.5 壬二酸简介第16-19页
    1.6 油酸臭氧氧化裂解制备壬二酸机理第19页
    1.7 臭氧氧化法制备壬二酸的工艺流程第19-20页
    1.8 气液传质—反应的实验研究第20-34页
        1.8.1 气液反应动力学区域的确定第21-24页
        1.8.2 实验装置的选择第24-26页
        1.8.3 实验研究理论模型第26-30页
        1.8.4 气液传质设备的传质特性参数第30-34页
    1.9 转鼓反应器介绍第34-35页
    1.10 选题目的和研究内容第35-37页
第二章 油酸氧化裂解制备壬二酸动力学研究第37-56页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37-38页
    2.2 实验装置第38-40页
    2.3 油酸臭氧氧化反应的实验方法第40-41页
    2.4 臭氧氧化物氧气裂解反应的实验方法第41页
    2.5 实验分析方法第41-43页
    2.6 油酸氧化裂解反应动力学区域的确定第43-44页
    2.7 气液相分传质系数的确定第44-45页
    2.8 臭氧和氧气的进口浓度对吸收速率的影响第45-46页
    2.9 反应级数及其反应速率常数的确定第46-48页
    2.10 实验增强因子第48-49页
    2.11 增强因子模型计算值第49-52页
        2.11.1 膜模型理论增强因子第49-50页
        2.11.2 Danckwerts表面更新模型理论增强因子第50-51页
        2.11.3 Higbie渗透模型理论增强因子第51-52页
    2.12 实验增强因子与模拟计算值得比较第52-53页
    2.13 快速拟一级反应的验证第53-54页
    2.1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三章 化学法测定转鼓反应器气液相界面积第56-67页
    3.1 实验装置第56-58页
    3.2 实验步骤第58-59页
    3.3 实验分析方法第59页
    3.4 基本原理第59-61页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1-65页
        3.5.1 转鼓表面超重力因子的影响第61-63页
        3.5.2 气体通量的影响第63-64页
        3.5.3 液体通量的影响第64-65页
        3.5.4 比相界面积与液相总传质系数的范围第65页
    3.6 快速拟一级反应检验第65-66页
    3.7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4.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第67页
    4.2 本文主要结论第67-68页
    4.3 课题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加磁场对手性拆分过程中结晶特性的影响
下一篇:硒催化还原DNS制备DSD酸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