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1 现代关于道家养生思想的总结和论述研究 | 第12-13页 |
1.2 现代关于道教养生与中医康复的关系研究 | 第13-17页 |
1.2.1 道家养生学的内丹养生“天人一体观”与整体康复 | 第14页 |
1.2.2 道家养生学“性命双修”与情志康复 | 第14页 |
1.2.3 道家养生学对中医针灸康复手段的影响 | 第14-16页 |
1.2.4 道家养生学导引术的影响 | 第16-17页 |
1.3 现代关于道教养生的现代意义及推广研究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道教养生思想与方法概述 | 第19-31页 |
2.1 道家养生思想的渊源与发展源流 | 第19-21页 |
2.2 道家的养生观 | 第21-24页 |
2.2.1 “天人相应,和谐统一”的宇宙论和整体观 | 第21-22页 |
2.2.2 道教的养生思想体现了“形神统一,性命双修”的生命观 | 第22-23页 |
2.2.3 道教的养生思想充满着“重人贵生,乐生恶死”的人生观 | 第23-24页 |
2.3 道家的养生术 | 第24-31页 |
2.3.1 四时养生 | 第24页 |
2.3.2 起居养生 | 第24页 |
2.3.3 饮食养生 | 第24-25页 |
2.3.4 形体养生(导引、按摩和武术) | 第25-26页 |
2.3.5 呼吸养生 | 第26-27页 |
2.3.6 服饵养生 | 第27页 |
2.3.7 丹功养生 | 第27-28页 |
2.3.8 精神养生 | 第28-29页 |
2.3.9 其它——房中术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道教养生对中医康复医学的影响与应用 | 第31-38页 |
3.1 道教养生观在中医康复医学中的体现 | 第31-33页 |
3.1.1 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为中医养生康复前提 | 第31-32页 |
3.1.2 阴平阳秘为养生康复之核心 | 第32-33页 |
3.1.3 精充、气足、神旺为养生康复之基础 | 第33页 |
3.2 道教养生术在中医康复临床中的应用 | 第33-38页 |
3.2.1 内丹与精神养生在中医情志病的核心思想 | 第33-34页 |
3.2.2 存思、守一和静默的精神思想于呼吸吐纳法 | 第34-35页 |
3.2.3 精神和导引术在形体康复 | 第35-36页 |
3.2.4 道教养生术对针灸等养生手段的影响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道家导引术用于中医康复的可行性探讨 | 第38-44页 |
4.1 道家导引术的基本特征 | 第38-44页 |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 第44-48页 |
5.1 总结 | 第44-46页 |
5.2 前景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